摘要:日本战国时代,攻城器械颇多,为何攻城仍是难题?

日本战国时代,随着连年征战、筑城技术进步之后,攻城变成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尤其对完全不仰赖计谋的正攻法来说,更是显得困难重重。因此,各地大名开始启用各种能够有效减少己方损失,或者加大守城方伤害的攻城兵器。

攻城兵器可以依照使用目的分成几大类。第一类是让我军接近敌方城墙时,可以减少损耗,最简单的就是将成捆的竹竿绑在一起当成盾牌使用的“竹束”。这种攻城兵器虽然结构单纯,但足以防卫正面射来的箭矢,偶尔还能防卫火枪射出的子弹。

还有更讲究一点的,在台车上改装以铁板与铁钉补强的“持备”,其盾牌上开有用于射击弓箭、火枪的孔,可以一边攻击一边逼近敌军城池。还有在台车上安装可拆卸盾牌的“木幔”,或者盾牌呈龟壳状的“龟甲车”等。

第二类是用于突破敌军城墙,攻入城内的兵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塔天车”与“攻城车”。这两种兵器都是在台车上,加装足以跨越城墙的巨型折叠梯,其不同的地方在于塔天车的台车暴露在外,而攻城车的台车部分则有木板遮蔽。

阵列最前方的就是竹束

当时为了探索守城方的状况,会使用“井楼”。有些井楼底部加装车轮,可以自由移动。此外,由于井楼有足够的高度,因此,也可以用来攻击敌军。最后,还有一种钓井楼,可以更换瞭望台的高度。

看似有如此多的攻城兵器,但正如上文所说,这都是采用正攻法使用的攻城兵器。正攻法就是不考虑己方的伤亡,不惜一切代价攻破城池的军事行动。这需要准备比守城方多数倍的兵力不断攻击、使守城方疲于奔命,最终才能攻下城池。

纵观日本战国时代的实际攻城战例来看,采用正攻法夺城的例子存在,但只是少数。攻法也是一种对敌我双方极为残酷的攻城法,战国大名也较少使用这种作战,更多是通过长期围困城池,断绝补给的方式,迫使敌方投降。

这就使得攻城成为拉锯战,在战国初期和中期时,战国大名也无力维持如此长久的围困,更多的是采用正攻法或者奇袭的方式夺取城池。但在进入战国中后期后,逐步有大名脱颖而出,诸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有长期围困敌方城池的战例。

同时,攻城方也会想尽办法说服守城方投降,这同样也是攻城方法的一种。但遇到不愿意投降城池,只能依靠正攻法一决胜负。被围困的城池也会想尽办法向周边求援,攻城方一边攻城,一边还要防备守城方的援军,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守城方同样不会只守不攻,他们同样会趁攻城方松懈时,突然发起进攻,烧毁攻城方的攻城兵器,或者烧毁粮草等。总之,攻城是双方互相拉锯的战斗,决定胜负的还是谁能支撑更久及战斗意志是否强烈。

如果说战国时代初期和中期由于筑城技术的发展,使得攻城成为难度极大的行动,进入战国时代后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随着来自西洋的青铜火炮被引入,攻城战开始逐步有利于进攻方。

由于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可以从安全的地方对城池造成伤害。虽然日本并未进口大量火炮,但无法攻击到火炮,自己只能被动遭受火炮的炮击,这极大影响了守军的士气,使得攻城难度下降。

德川家康在攻灭丰臣家的大阪之阵中,使用火炮远距离炮轰大阪城天守阁,极大削弱了丰臣家守城的决心,与德川家康议和,为最终灭亡埋下伏笔。不过,随着丰臣家灭亡进入江户时代后,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会战,攻城战也就此消失。

尽管如此,攻城仍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军事行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名统帅愿意攻城。虽然火炮的出现缓解了攻城方压力,但只要守城方坚定抵抗决心,攻城仍是极为困难的军事行动。整个日本战国时代,哪怕是最后动用火炮的大阪之阵,攻城方面临的攻城难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