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車釐子、香椿都因爲價格高昂上了微博熱搜。

“車釐子自由”、“香椿自由”這種“xx自由”的格式也隨之火了起來,很多網民都開始自我代入起來。

比如說,必點大杯、配料隨便加的“奶茶自由”、

包季包年不帶眨眼的“影視app會員自由”

不用絞盡腦汁糾結滿減、優惠、配送費的“外賣自由”

只要喜歡就買的“口紅自由”、“衣物自由”、“淘寶自由”等等。

有網友調侃自己,“原來我只是呼吸自由。”

“沒事,還好我有加班自由和肥胖自由”。

“xx自由”似乎成了很多現代人鑑定自我財務狀況的標準。

那些自嘲、調侃其實也都暗含着財務無法自由的無奈和辛酸。

那麼究竟,我們爲什會這麼缺錢呢?

爲什麼每天忙忙碌碌,手頭還是緊巴巴的?

難道所謂的財務自由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嗎?

當我們爲了金錢問題而頭疼不已的時候,有這麼一位理財大師,他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有財富自由的機會。很多人之所以缺錢,就是因爲金錢觀念和理財手段出了問題。

他出身在德國科隆,從小就目睹貧窮給人們帶來的種種痛苦。

6歲時,他就決心要在30歲之前成爲百萬富翁。

他在16歲的時候隻身赴美闖蕩,卻在26歲時陷入了財務危機,欠了一身的債。

但他憑着正確的投資理念成功擺脫債務,達到財務自由,實現了最初立下的目標。

他就是被譽爲“歐洲巴菲特”的博多·舍費爾。

博多·舍費爾決心將自己獲得金錢的祕密和成功緻富的理論告訴大衆,所以他在世界各地舉辦講座,並寫了這本《財務自由之路》。

他直截了當地指出:正是這種對待財富的錯誤態度和手段,讓我們難以實現財務的自由。

雖然有的人渴望致富,但潛意識裏,對財富都有着消極的情感,認爲理財是件不切實際的事情,所以他們的每一個目標都缺乏自信和堅持,也對每個致富的機會都將信將疑。

很多人積極攢錢,卻沒有做好儲蓄規劃,常常把“消費之後剩下的錢”作爲每個階段的儲蓄,這種誤區會讓他們難以自律,或是隻能壓制消費。

也有人癡迷各種理財產品,常常周旋在投資和借貸之中,卻缺少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的把控。即便是毫無理論基礎的初學者也一門心思投入真實的市場,這會讓他們經常被虛假信息迷惑,在複雜的市場中迷失自己。

如果你“值得”更多,那麼你早該獲得了。你的收入恰好體現你在經濟市場中創造的價值。

成功者準備好了去做大多數失敗者拒絕去做的事情。

如果每個人都集中全力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能使自己的生活質量得到巨大提升,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博多·舍費爾堅信,只要意識到自己的理財問題,並且按照他說的辦法努力嘗試,就能做到在七年裏賺到1000萬。

聽着似乎有些難以置信,但其實我們人人都有可能成爲金錢的主人,缺的只是恰當的理財技巧和我們自身的堅持。

這本書一度成爲德國圖書年度暢銷榜的冠軍,連續110周佔據在德國圖書排行榜榜首的位置。被翻譯成了33種語言,在全球暢銷,銷量超過一千萬冊,改變了很多人的理財觀念。

聽過它之後,我們能從根源上解決我們對財富抱有的錯誤觀念,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財務之路。

我們能從忙碌從抬起頭,認真思考自己的工作和財務狀況:我們是不是在做值得的事,是否能獲得我們值得的回報。

本期爲你精讀的主持人是百合花李菲。

李菲

午高峯《音樂朋友圈》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愛好探索心理的奧祕,不斷了解自己,提升自己,成爲更好的自己,做一個學以致用的媒體人。

李菲說:

很多人都渴望發家致富,絲毫不掩飾對金錢的渴望,但其實心裏還是把財務自由當作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每天甘心做着平庸無聊的事情,因此錯過了很多獲得財富的絕佳機會。

閱讀本身是非常好的一個習慣,不僅可以拓寬你的見識,豐富內涵同時也是減壓,感受內心寧靜的一個絕佳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