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魯能1比1戰平上海申花,賽後球迷的反應非常激烈,魯能俱樂部和魯能主帥李霄鵬承受着2020賽季開賽以來的最大壓力。

魯能1比1平申花

原因很簡單,球迷的憤怒是基於以下幾個判斷:其一,聯賽已經兩連敗了,本輪戰平之後,三輪不勝;其二,對陣申花已經兩連敗了,球迷“報仇”的願望特別強烈;其三,魯能確實打得差,尤其下半場更糟糕,而申花僅僅是兩外援出場。

所以,球迷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

其實,如果不追溯歷史,不追溯過程,單單看結果的話,這個平局對魯能也算是實現了一半的戰略目標:繼續保持對第四名球隊申花的壓制,彼此之間的差距仍舊是4分,這對確保四強還是很有意義的。當然,另一半戰略目標,也就是反超蘇寧回到第二的位置上並沒有實現。

綜合分析魯能近期的問題,其實不外乎幾個原因:其一,心理原因,這畢竟是封閉了50多天了,如果說之前還好的話,兩連敗觸發了球員的壓力,同時兩連敗也打擊了球隊的信心,這一切都讓球隊無法保持穩定積極的心態,實際上,在上半場1比0領先之後,球隊又有些輕敵的念頭;其二,體能原因,尤其是後腰位置費萊尼和莫伊塞斯缺乏輪換,連續出戰,和申花比賽的最後時刻他倆都跑不動了;其三就是臨場指揮的原因,這一點李霄鵬教練也予以檢討,主要是對後腰的調整慢了幾分鐘,導致莫雷諾在同一個位置以同樣的方式連打三腳,最終扳平了比分。

李霄鵬賽後也在反思

憤怒歸憤怒,但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以此贏得球迷繼續的支持,而對於球迷來說,憤怒之後,還是應該繼續支持球隊,畢竟到目前爲止,雖然魯能起起伏伏,但四強的位置還是比較穩固的,而四強實際上原本就是俱樂部第一階段的目標,因爲只有進入四強,才意味着第二階段纔有無數可能。

說起來,這種憤怒的情緒, 除了和魯能本身表現有關,更多是情緒的累積和疊加,源於足協盃被申花擊敗,源於上半程被申花擊敗,由此“復仇”的情緒過於強烈,而一旦無法復仇,心理落差太大自然導致心生怨言。

如果拋開這種情緒,實際上本賽季目前爲止,無數球隊都出現了問題,比如大連人7輪不勝,國安始終磕磕絆絆,3比0和2比0領先都被追平,蘇寧、申花等球隊的表現也並穩定,新的形勢下,每個球隊都面臨各自不同的問題,問題絕不僅僅是魯能所獨有。

當然,同樣有不少球隊開始走出低谷,比如4輪不勝的華夏幸福在過去五輪4勝1負,7輪不勝的大連人在近期2勝1平,當然,也有恒大、永昌、卓爾這些表現相對穩定的球隊。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仍舊是球隊儘快走出低谷。

如何走出低谷呢,那自然是解決存在的問題,首先是中場球員的體能問題,這個可能是比較麻煩的,當然,魯能也可以繼續首發費萊尼和莫伊塞斯,但要有相應的後腰替補球員準備,比如可以在下半場換上劉軍帥等球員加強後腰位置的防守質量,如此可以避免後腰的問題;其次,比體能更重要的是心理,只有穩定健康的心理才能打出高質量的比賽,在這一點上,俱樂部、主教練都需要拿出切實的措施來,考慮到魯能對陣恒大一貫不用動員,魯能還是大概率恢復較好的精神狀態的。

上半程魯能1比0擊敗恒大

其實,和恒大的比賽,是贏是輸並不是非常重要,即便是輸了也沒有什麼,畢竟實力確實不如對手,但即便輸了,球隊也必須在精神面貌上、技戰術表現上有讓球迷認可的東西,如此纔不至於讓球迷和球隊之間的裂痕進一步擴大,更重要的是,只有在精神面貌、技戰術上有好的表現,才能真正爲第二階段的比賽做好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