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 2020服貿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峯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將高質量編制“十四五”期間 大數據、軟件、信息通信等產業規劃。

肖亞慶指出, “十八大”以來中國數字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增長到35.8萬億,佔GDP總量達到了36.2%。通過編制十四五規劃,將培育軟件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聚集,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動5G大規模的商用部署。

肖亞慶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開啓國家“十四五”新徵程的基礎之年。工信部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動數字產業化。肖亞慶介紹,中國將高質量編制“十四五”期間大數據、軟件、信息通信等產業規劃,明確新形勢下發展目標和任務,培育軟件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聚集,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動5G大規模的商用部署。

二是推進產業數字化。肖亞慶表示,中國將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加快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的建設;激活大數據資源要素潛力,培育數字驅動新業態新模式。

三是服務數字化治理,推廣數據管理能力國家標準,建立企業數據管理評估體系。肖亞慶指出,中國將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數字經濟規制,按照包容審慎原則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加強數據和網絡安全,全面提升數據服務的能力。

四是深化開放合作,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中國將落實好G20數字經濟部長會議各項成果,積極辦好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年系列活動。積極參與金磚國家、中俄、中歐多雙邊機制建設,爲發展數字經濟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金公司黃樂平團隊表示,數字產業化已經成爲經濟主旋律,新基建爲數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會加速製造、零售、醫療等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看好人工智能、雲計算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5G、區塊鏈在內的“雲管端”投資機會,預計新基建有望在未來十年拉動1.9萬億元的新增需求。

數據中心產業鏈包括:1、上游提供土地、設備、軟件等,主要有IT設備商、電力設備商、軟件商、網絡許可商、土地、機架供應商等;2、中游提供IDC集成、運維、雲計算等服務,包括三大運營商、第三方IDC廠商、雲服務廠商三種;3、下游是用戶,主要有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製造及軟件企業、政府機關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