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這句“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的話,想必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甚至還曾引以爲豪,認爲這是拿破崙這頭“荒野雄獅”對我們的誇讚。然而,這句話不是重點,它還有後半句,那纔是重點,聽完才令人顫抖,但是卻鮮爲人知。那麼,拿破崙的後半句到底說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事情的起因

歷史上拿破崙之所以會說出這句話,與英國外交官阿美士德訪華有着莫大的關係。1816年,阿美士德英國外交官奉命率領使團訪華,與清政府商談通商事宜。然而,阿美士德一行人好不容易到了之後,雙方卻因爲拜見嘉慶皇帝的禮節上發生了嚴重分歧,英國人堅持不下跪,行什麼所謂的三跪九叩之禮,最後的結果是嘉慶皇帝大怒,直接將阿美士德一行人給轟走了。

隨後,阿美士德一行人只好回國覆命,在回國的路上,他特意到聖海倫娜島,去看望被流放在島上的拿破崙,兩人進行了數次會面。在這期間,阿美士德述說了自己在清政府的遭遇,總之是一頓吐槽。

當時,拿破崙聽了他因爲磕頭的禮節而鬧掰了,認爲阿美士德勳爵出使清政府理應該入鄉隨俗,向清帝叩頭。當時的英國正如日中升,阿美士德不以爲然,反而認爲清政府太狂妄自大了,非常的愚昧無知,不堪一擊,他回國後,一定要建議英國國王派兵征服清政府。

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

拿破崙聽了阿美士德的言論後,認爲清政府並非是一個弱雞,也是很難對付的。當時,拿破崙對阿美士德說:“中國就是一隻沉睡的雄獅,一旦醒來就會震驚世界,我希望它永遠沉睡下去。”

不得不說拿破崙的眼光非常的毒辣,這句話的前半句非常準確地形容了當時中國的現狀,一頭亞洲雄獅打了個盹。而後半句又說明了中國這頭雄獅所蘊含的力量,一旦覺醒必定令世界爲之震動,這一點是令拿破崙在內的西方所害怕的。因此,拿破崙最後才說它永遠沉睡下去。

屈辱的近代史

阿美士德使團的任務失敗,沒有與清政府達成通商協議,貿易問題沒有解決,市場沒有開拓,英國人爲了改變與清政府的貿易逆差,就大肆向清政府走私鴉片,賺錢我國的白銀,毒害我們的民衆。最後的結果是林則徐禁菸,斷了英國人的財路,他們以此爲藉口,發動了鴉片戰爭。

然而,清政府腐朽無能,上百萬的軍隊打不過幾千人的英國人,以失敗告終,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隨後,西方列強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紛紛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發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侵華戰爭等戰爭,一步步地蠶食中國。

雄獅覺醒

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嚴峻時刻,無數的仁人志士紛紛救國,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這頭雄獅終於在生死存亡之際,開始慢慢覺醒,民族意識覺醒,用血肉之軀抵抗外國侵略者,抗日戰爭,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援朝戰爭,打敗了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震撼西方國家。從此之後,“西方殖民者在東方架起幾門大炮,就想叫亞洲人民屈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結語

事實證明拿破崙“中國就是一隻沉睡的雄獅,一旦醒來就會震驚世界”的預言是非常準確的,覺醒後中國的力量確實令世界感到震撼。

爲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爲之奮鬥。在新紀元裏,中國人民將以更加偉岸的身姿,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落後就要捱打,勿忘歷史,以史爲鑑,再也不要讓歷史重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