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男士來說,女士是比較辛苦的性別。未成家之前,要學會獨立、自我保護,成家之後,生兒育女、照顧家庭兼顧事業,稍微不注意形象就會被嫌棄,活得還不如單身自由快樂。成家的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呢?

但,也不缺乏有些小家很和睦、幸福。正如屋主S太太,同丈夫結婚之後也一直沒有放棄事業,孩子出身後兩邊兼顧,丈夫也努力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兒,讓她有充裕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比如說重建90平老房,全屋不浪費半寸空間,參觀完之後,我的180平不香了!

因爲是老房子,所以相對於現代的同面積戶型來說,優點比較明顯:地面高、窗戶大,不過缺點也有:實用性差、儲存小,另外還有異形陽臺。此次重建,重點就是增加實用和儲存(不含廚房和主衛,減少成本),房屋結構不變。

客廳

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客廳是一大家子的主要活動空間;爲了增加孩子的活動力,很多家庭都選擇了“無電視”的設計方式,減少孩子迷戀電視、傷害眼睛,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促進親子關係。

打通異形陽臺併入到客廳活動區,保留右前方的那截陽臺,並安裝玻璃門做獨立空間。超大的落地窗玻璃,正好彌補了中底樓層的採光不足,米灰色的皮質沙發、深灰的棉麻地毯、乳白的木製邊櫃,滿牆的書籍,好一個書香門第。

站在落地窗前,正好能看到斜對面的陽臺,L型的佈局,也是難得一見的格局。但這樣對家庭使用很方便,關上陽臺門之後就看不見裏面晾曬的衣物,而這邊的陽臺可以作爲養花區,種養各種各樣的花草,也讓孩子學習學習。

滿牆的書籍,橫七豎八的擺放着,有大人讀的詩集散文、有孩子讀的繪本讀物……最省錢的還是書架,網上淘來的直接安裝在牆體上。

臥室

電視牆後的主臥室,很榮幸的將休閒陽臺併入,擴大臥室內的面積,同時直接增加了室內的採光。拆除前後,左右兩側的垛子就是最好的證明,扁長的窗戶,讓室內的採光度增加不少。

整個房子裏最值錢的實物:主臥牀和鬥櫃,都是老古董級別的物件(母親送她的陪嫁),現在市場上都是求而不得,她也是個愛惜之人,將其保養的非常好。

另一側的鬥櫃、梳妝檯之間的主衛,爲了節省成本就不做改動了。

女兒房

主臥室對面朝北的一個小次臥室,做成了女兒房;不過因爲是中層所以採光還不錯。但,孩子體制畢竟不如大人,所以這個小房子裏多加了一層保溫棉,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能保證此房間裏的冬暖夏涼。

和主臥室一樣,這邊的窗戶也靠近屋頂,所以選擇同長度的刺繡紗簾;角落裏的臥室牀,也很簡單但牀鋪很舒適;另一邊的牆角櫃,是孩子的玩具收納地或是木積房的擺放。

站在門口看室內,小巧的黃色沙發、盆栽、箱體牀,都充滿了童趣感。牀尾處的一個內置儲存室,原本是儲存行李箱和毯子的地方,現在成了孩子的衣櫃,不過裏面只有簡單的衣架,這樣以便於存放很多的衣服。

6歲大的孩子正是“鬼斧神工”的作畫之時,廚房的冰箱櫃側面正好就在女兒房的門口;本想貼上明信片美化一下,不曾想成了孩子的“畫展”處。

餐廳

女兒房出來後的餐廳,同廚房時連通的,但廚房很乾淨、整潔,也就不想着做改造了,只將外面的客餐廳做一做改動,讓家更現代。

廚房與客廳之間的餐廳,原本這裏堆滿的書架,是一家人的閱讀區,但遠離窗戶光線太暗。所以就做成了一家人的餐廳,一桌三椅、三餐四季。

牆邊的鬥櫃,可用於餐廳的杯子存放,也可用於廚房的小家電儲存;桌面上,少不了的水培植物,在玻璃瓶生長的非常不錯。

廚房

廚房是個非常小的空間,但丈夫卻十分熱愛這個地方。尤其是週末,丈夫會包攬一家人的早、中、晚三餐,而且一個月4周都不帶重複的食譜。

廚房有多小,看看臺面就明白了,不過她每次都能整理的乾乾淨淨。瀝水籃當臨時存碗籃,筷筒裏收好勺、鏟、筷、叉,長杆下掛掛籃,掛籃裏放杯子……

偶爾她也會來廚房,只不過她的目的是澆水而非做飯……你敢說她生活不幸福嗎?

多功能室

這是家裏採光最差的房間,儘管有窗戶但外面是連着廚房的生活陽臺,堆積的雜物一多光線也就沒了。不過嘛,這個房間看夕陽最美。

剛開始這裏是家中的獨立衣帽間,但隨着孩子的到來,只單做一衣帽間有些浪費;所以將其改成了多功能室,比如說工作、看電視、畫畫……

靠窗戶的角落,牆面上的洞洞板收納了畫畫中所需要的各種筆、刀、顏料等……

靠門的一角是丈夫工作時的電腦,兩個屏幕放進去剛剛好,同時也能照顧到客廳動靜……

最後桌子的中間,是孩子的手工區,石膏、橡皮泥……手工品都是在這裏產生的。

更多精彩案例分享,請在下方留言或私信即可!編寫不易,留個贊或轉發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