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考慮買電動車嗎?

如果會,您又會在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之間作出怎樣的抉擇?

如果不會,是因爲被裏程焦慮勸退,還是電動車起火讓你退避三舍?

汽車生活似乎覺得,空氣在瞬間凝固,買不買電動車被這麼這麼幾記靈魂拷問就終結了話題,因爲對於許多純電動汽車的潛在消費者而言,這些都是必須考慮到的現實問題,畢竟這些都關係到你往後的用車體驗,更關乎到你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繼續深究下去,你會發現,按照品牌、續航里程是小,安全是大的原則,頻頻起火的事故或許纔是阻礙電動車發展的真正原因。因爲,續航里程的長短高低關係的正是三電技術,而三電技術過不過關又是電動車發生起火事故真正的“罪魁禍首”。

這樣看,電動車確實還是道阻且長。

關於電動車起火事故,一衆造車新勢力是主力軍,小部分傳統車企也時有發生,這裏,汽車生活就不再一一點名,懂的都懂,不懂的我也只能說水也不深,網絡一搜就有大批信息。

以上考驗到此結束,電動車誠然有技術不成熟的地方,但對於還是想買電動車的消費者而言,汽車生活也想說一句不要太過灰心,因爲還是有靠譜的車企和電動車可以放心選擇的。

這一方面,豐田就做得很好,並且,別看豐田在國內汽車市場的電動化起步較晚,但其實,豐田的家底比你想象中的要厚實得多。

一汽豐田李湘表示了同樣的看法:“新能源市場,尤其是純電動市場,豐田作爲“遲到者”並不意味着其純電動技術落後於競爭者,相反,在技術的成熟性上,豐田反而具有先天的優勢。”

確實,如果我們深入瞭解了豐田發展歷史的話,就可以知道,豐田幾乎是全球最早踏入替代能源領域的汽車廠商。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豐田便已經開始着手進行電動化技術的研發工作,甚至曾推出過名爲EV-10到EV-40系列的小型純電動車。

這是豐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的初步探索,但限制於當時電機和電池技術上的不成熟,其純電動車型也就沒有實現大規模的量產和使用,豐田繼而將研發重點轉向了技術更成熟、消費者接受程度更高的混合動力車型上。

當然了,現如今豐田的成績也充分印證了這個決定的正確性,以至於業界一直流傳着“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豐田的混動和其它混動”這個說法,並且,豐田混動系統(THS,ToyotaHybridSystem)也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符號。

但是,說回到今天的主題,在純電動汽車上,執着於混動技術並不意味着豐田放棄純電動車型,事實上,強大的混動技術其實爲豐田帶來了豐厚的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系統的研發基礎,其累計用戶超過1500萬,同時保持了電池0安全事故的紀錄,便是最好的說明。

2019年,豐田正式發佈電動化戰略——2025年豐田在全球範圍內銷售550萬輛電動化汽車,純電產品將達到10款。而國內汽車市場作爲重要一環,在華電動化戰略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

作爲豐田電動化戰略在華實施的首款純電動車型,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理所當然地成爲了豐田開拓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排頭兵。

在奕澤E進擎的身上,豐田依託於電動化領域的多年深耕,將全新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窮盡了所能,因爲,在奕澤E進擎眼裏,安全從來都是一輛汽車的第一要義。

如今,豐田的核心三電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在產品性能、可靠性、成本控制等方面,均處於業內領先地位,基於此,一汽豐田推出奕澤E進擎也就水到渠成了。

說了這麼多,汽車生活無非就是想強調,純電汽車想要真正有所發現,安全才是永遠的第一要義,不然,如果只想用激進的續航里程來“征服”,而不考慮安全性的話,又讓原本信任電動車的消費者如何自處。

所以,對於任何一個車企而言,豐田都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對於任何一個消費者來說,豐田也是一個值得放心的選擇,因爲累計用戶超1500萬,同時又保持着電池0安全事故的紀錄,可不是誰都能完成的。

汽車生活

圖片來源於官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