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号称“德云社首档团综”的《德云斗笑社》在腾讯视频开播。

几乎全班人马出动的德云社,在开不了张的相声园中,和观众来了次隔空对话。三期节目过去了,说学逗唱有之,嬉笑怒骂也不少。在导演严敏的把控下,《德云斗笑社》在豆瓣上取得了8分的成绩。

这不是观众第一次看到德云社众人参加综艺了,但《德云斗笑社》和以往的综艺又有所不同。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或许标志着德云社正式向着“亚洲第一男子天团”进发了。

德云一哥还是男团C位?

《德云斗笑社》是一个既“新”又“旧”的节目。

它的“新”,体现在节目模式上。

和以往《欢乐喜剧人》等节目不同的是,《德云斗笑社》更像是德云社的团综。它没有综艺节目的固定流程,以记录成员们的生活状态为主,穿插小游戏和体验型任务,展示成员不为人知的幕后魅力。

从《德云斗笑社》的节目流程来看,它将相声表演和真人秀进行融合。相声演员在节目中需要完成一环扣一环的真人秀任务来确定相声主题和出场顺序,也需要进行相声的表演和创新。

这种模式,是此前任何喜剧综艺都没采用过的。这为它带来了天然的流量和看点,也为相声的出圈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在创新的形式下,它的核心理念,其实是“旧”的。

《德云斗笑社》的节目主题为竞选德云社“一哥”,节目内容也以德云社的内部考核为主。新生代相声演员们将进行搭档重组,每期根据任务创作一段新的相声,定期进行末位淘汰,最终选出真正的“德云一哥”。

与此同时,《德云斗笑社》还设有打榜环节。观众为喜欢的演员“发电”,荣登榜首的相声演员可以解锁直播、专享镜头版等内容,在正片播放时观众也可以为演员刷礼物。

如果忽略掉“相声”二字,实在跟偶像选秀节目的C位之争有太多相似之处。

尤其是在众徒弟比赛PK环节,被师父郭德纲扣分最多的秦霄贤,反而在网友投票环节获得了最高分时,熟悉感油然而生。

面对这一结果,郭德纲调侃:“这说明这次排名与艺术无关。”

在技艺之外,个人的经历、性格、特长、颜值都成为了衡量相声演员的标杆,这可不就是“相声101”吗?

走向偶像化

德云社不是第一次表现出向偶像化靠近的强烈意愿了。

自张云雷走红以来,那些原本只发生在流量明星身上的事情,开始在德云社反复出现。

打榜、刷超话、应援、抢演出票,几乎每一位演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粉丝后援团。“亚洲男子第一天团”也成为了网友对德云社的戏称。

与此同时,在相声剧场,年轻的女性观众正取代传统的中老年男性观众,成为德云社演出的主力消费群体。这一点,同样还体现在《德云斗笑社》的用户中。艺恩数据显示,《德云斗笑社》女性用户占比达到67%。

有媒体曾这样总结德云社偶像化的成因:先是饭圈文化辐射到相声圈,然后德云社敏感地感受到受众群体的变化,对成员进行了偶像化包装,再借助“德云女孩”把内容输出至圈外,相声演员则顺势晋升为流量明星。

这种转变,也在为社内演员带来更加多元化、多维度的事业发展路径。

上半年,少班主郭麒麟上了大大小小十数档综艺,在观众面前狠狠地刷了一次脸;岳云鹏仍是各大热门综艺的座上宾;秦霄贤、烧饼、朱云峰等人,也接连在《乐队的夏天》《超新星运动会》上收获了不少热度。

从艺术形态上来说,如今的德云社追逐的这种形式,的确是和相声艺术越走越远。但不可否认的是,德云社的革新为相声带来实实在在的高光时刻。

9月9日,德云社官方微博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德云社小剧场将在9月10日开启线上售票,9月12日恢复演出。而在开启预售的一刻,所有票源瞬间销售一空。这种现象,在此前已经发生过多次。

在拥抱偶像化这件事上,德云社早已轻车熟路。《德云斗笑社》只不过是在这场流量化的实验中投入了酶,让一切反应开始加速。

属于相声的危机

偶像化解决了德云社经济上的燃眉之急,但那把悬在相声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依旧还在。

《德云斗笑社》三期节目播出过后,真人秀效果有目共睹,但关于相声本身,观众的反应可称不上友好:“功底差,嘴太碎,柳活也一般般,文化水平也不佳。”就专业而言,这是观众对社内众位年轻演员最普遍的评价。

秦霄贤拿下第一名后,粉丝们在他的微博广场上,与“路人们”争得面红耳赤,所有的声音似乎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他很努力,他一直在进步。”

时代在变,观众也在变,以德云社为代表的新时代相声,所有的转变或许都是合时宜的。但另一方面,对于相声来说,人气和口碑并非完全对等,流量和能力亦不能相提并论。

“照这个趋势下去,相声走过100多年的历史,如今可能是相声距离受众最近的一次,但也同时是距离观众最远的一次。”忠实相声迷一针见血地说。

或许,这才是在顺应时代的转变之后,真正属于相声的危机。

【文/石榴】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