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大片《花木蘭》營銷了那麼久,終於快上映了。不過,在電影院上映之前,已有一部分觀衆一睹爲快,結果評分卻只有可憐的4.7,且還有下降空間,不出意外,這又是一部打着大製作名號的爛片。

當初,劉亦菲從千人選拔中脫穎而出,成功拿下迪士尼公主一角時讚美聲不絕於耳;如今電影上映了,差評聲又此起彼伏,巧了的是,當初夸人的和如今罵人的竟是同一波人。這其實也暴露出一些網友沒思想的問題,戾氣太重,總喜歡跟風宣泄情緒。

《花木蘭》會撲街在定檔之初便有所體現,一張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海報,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斥巨資拍出來的大製作電影。並且,電影中花木蘭的妝容也略顯敷衍。

劉亦菲一直有着“天仙”的美譽,結果仍駕馭不了電影《花木蘭》的妝容,醜的讓人難以接受。

花木蘭是迪士尼童話宇宙中的“亞裔公主”不假,但卻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故事來源於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基本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從某種意義來講,中國觀衆更期待真人電影版《花木蘭》,因爲這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可結果卻事與願違,正是因爲觀衆對《花木蘭》的期望太高,所以纔會痛心疾首,甚至給出低分評價。以木蘭的“額黃妝”爲例,雖有歷史考究,但不滿足當下觀衆的審美,完全就是複製粘貼,結果看起來特別怪異。

額黃裝並非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出現,大製作的《花木蘭》卻成了反面教材,反觀《長安十二時辰》中融入創新元素的“額黃裝”,反倒收穫不少好評。

《花木蘭》口碑撲街,受影響最大的當屬劉亦菲。演技差、表情管理不過關……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在網絡上此起彼伏。但換一個問題,電影口碑撲街,劉亦菲該負全責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即便是真人版花木蘭,依舊不能將其當做普通人,看起來更像仙俠劇中的女主角。小時候的木蘭便異於常人,上房揭瓦更是手到擒來,這也爲她後來的不平凡打下基礎。

爲了增加戲劇性,編劇安排了很多有爭議的劇情,比如相親失敗、家人對其失望至極。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替父從軍,木蘭纔開始逆襲之路。

當然,木蘭的逆襲也一定符合迪士尼公主的身份。到軍隊伊始,木蘭身邊便時常有鳳凰在盤旋,這也在預示着,木蘭會有會有鳳凰涅槃的一天。

就像仙俠劇中的女主角一樣,木蘭從始至終自帶光環,在主角光環的幫助下,她終於成長爲萬人敬仰的女將軍。

歷史上,花木蘭是萬人敬仰的女將軍,關鍵原因是替父從軍,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相符。但在迪士尼電影中,“孝”這個元素被極大的削弱,木蘭替父從軍,更多的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

作爲迪士尼公主的木蘭,她不甘平庸,不願成爲母親口中那個用婚姻爲家族帶來榮耀的人。所以,電影中的花木蘭更是在向觀衆宣誓“女權”,誰說女子不如男,神化下的女子連男子都自愧不如。

所以,電影《花木蘭》已經不單單的是一部動畫的真人化,也不再是一部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影片,其側重點反而放在女權上,而這恰恰是當下最熱門的元素。

劉亦菲身爲85後中花的一員,顏值依舊抗打,有着超高的國民度和拿得出手的角色。趙靈兒還是小龍女是劉亦菲演藝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但都是十多年前的角色。

反觀劉亦菲近些年的作品,電影基本清一色的撲街,演技一直被人詬病,想轉型始終沒找到合適的路。不僅僅是劉亦菲,85後中花都面臨轉型的問題。

相較於四旦雙冰等大花,85後中花的演技仍需提高,只有遇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才能塑造出經典。楊冪適合古靈精怪,所以纔有郭襄、雪見等經典角色,唐嫣適合御姐,所以紫萱才讓人念念不忘。

《花木蘭》雖然口碑撲街,但至少證明劉亦菲成功走入國際市場,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日後的劉亦菲,未必沒機會達到鞏俐那樣的高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