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字稅徵收再起波瀾。一邊是以歐盟爲主的30國對美亮劍,要對美科技巨頭以數字稅爲由“薅羊毛”,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美科技巨頭們竟然聯手發動了“反擊”,而第一波遭殃的就是英國。據海外網報道稱,今年3月份時,英國正式宣佈對美國科技巨頭開始加徵2%的數字稅,從4月1日即時生效。

如今五個多月過去了,蘋果、谷歌、亞馬遜三家企業開始聯合反擊,自9月1日起針對英國客戶徵收與數字稅比例相同的2%的“成本費”,此舉無疑將英國徵收的數字稅轉嫁回了英國企業和消費者身上。可以預見,接下來英國與美國科技三巨頭可能註定會展開一場鬥智鬥勇的角逐,英美這一戰無可避免。

據人民網報道稱,目前已有30個國家通過了對美國科技企業徵收數字稅的法案,其中部分國家已經正式開始對這些企業徵收數字稅。若美國和相關科技企業不採取應對措施,接下來只會令更多的國家加入其中。

對此歐盟的經濟稅務專員表示,疫情重創了實體經濟和傳統企業,但卻讓美國的科技巨頭、互聯網企業賺得盆滿鉢滿。相比於傳統企業在歐洲的23.2%的實際稅率相比,數字公司平均實際稅率僅爲9.5%,這已經對美國科技企業“給足了面子”。

據澎湃新聞報道稱,這一次疫情令貝索斯和他的亞馬遜成爲了全球最大的贏家。貝索斯的身價再次突破2000億美元,是馬雲個人身價的四倍、李嘉誠個人身家的七倍。不止如此,蘋果市值也在上個月19日突破兩萬億美元大關。毫不客氣地講,在歐盟眼中這些巨頭就是“會下金蛋的雞”,雖說還不至於做出殺雞取卵的事情,但“薅點雞毛”還是有可能的。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爲,以法國最爲積極、歐盟從旁力挺對美國科技企業下手,其實背後是歐盟國家對美國在貿易關稅等方面積怨已久,加上近幾年來很多歐盟國家經濟不景氣外加今年的疫情衝擊,這才使得歐盟國家開始抱團對美國高科企業一起加徵加徵數字稅,甚至抱着法不責衆的心態鼓勵更多國家參與其中。

如今早已不止是歐盟,像是美國最鐵桿的盟友英國、澳大利亞或已經徵收數字稅、或正在準備,顯然都不肯放過“數字稅”這一大筆進賬。據歐盟估計,數字稅每年最少能爲歐盟增加50億歐元收入,其中徵收的比例還是以最保守的3%計算。未來還有很大的“上浮空間”,屆時將成爲歐盟緩解經濟危機“最必要的稅種”。

據一些知情人士透露,歐盟未來可能會擴大數字稅徵收的範圍。但凡年營業額超過700萬歐元,且用戶過10萬或者一年簽訂的商業合同總數超過3000份的互聯網企業,都必須按照規定“足額”繳納數字稅。而《金融時報》報道稱,這只是開始,未來歐盟還打算推出更爲全面且適用於長期的數字稅徵收計劃。總之一句話,數字稅一定要收,因爲這關乎於改善歐盟的整體財政情況。

可隨着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率先打響反擊戰,恐怕數字稅的徵收最終會攤到服務的企業和用戶身上。對此,歐盟恐怕也無可奈何,總不能限制這些互聯網企業針對服務進行漲價。

如此一來,最終徵收數字稅的國家實則與美國互聯網公司“合謀”,從其它企業、個人那裏套取財富並轉手相贈。這些國家落得一個“好名聲”但不妨礙增加稅收,而這些互聯網企業雖然可能會被自己的客戶和用戶吐槽,但卻不會過於妨礙業績。數字稅很可能就這樣被“化解”,這些國家與互聯網巨頭均是贏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