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何總能想打誰就打誰?很多人以爲這是美軍的強大,殊不知支撐美軍全球戰略以及任意介入戰爭、發動戰爭的其實是美元的霸主地位。正因爲美元全球流通、美債也被追捧,這使得美國可以套用未來的錢支持現在的軍事擴張和對外戰爭。

然而這種局面正在改變,而美國最擔心的情況正在發生。截止到今年上半年,41國繼續加速“去美元化”,累計拋售8000億美債,其中中國拋售的美債總數額更是達到1060億。面對這樣的窘境,美元又還能稱霸幾時?

根據聯合早報日前引援上海財經大主任奚君羊採訪時的談話,他表示中國未來還會持續縮減美債規模,繼續拋售2000億美債,直到減持至8000億美債規模時纔會有所調整。而根據他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30日我國依舊持有美債1.074萬億美元。而想要降至8000億美債規模,恐怕還要經歷幾年時間。因爲在減持的過程中,也會根據美債的起伏進行調整,適當增持。

其實不只是我國,就連其它幾大持有美債的國家也紛紛減持。就以6月爲準,我國6月減持美債93億,而德國、巴西等國家則拋售了206億。美債爲何落得如此地步?這背後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美國聯邦的財政預算赤字繼續在飆升,如今已經超過3.3萬億,而隨着疫情在美國的再次爆發,這個數據還將繼續被刷新。基於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各國也紛紛開啓美債拋售模式,以此規避風險。

其次,美債開始不斷下調收益,這使得美債從最穩妥、保守的投資變成變動較大的投資,而且回報逐漸難以令各國和投資者滿意。這也使得各國開始紛紛尋找替代美債的投資,使得美債的吸引力下降。此外,美債本身對市場的吸引力大不如前,這也進一步促成了美債的拋售。

最後一點,那就是特朗普給美債帶來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其中就包括未來很可能美債會實行負利率,那時購買美債不僅不會有收益,甚至還要倒貼錢給美國。當然,美聯儲主席一再保證,短期內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面對“任性”起來的特朗普,美國上下誰又真的能阻攔?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其實還有兩點影響着各國以及投資機構對美債的期待。那就是中美貿易戰不僅沒有結束的跡象,反而美國還在變本加厲地掀起兩國間的“科技戰”。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美投資以及在美債上的態度變得更謹慎、保守,不敢過於信任。

另外,近年來美國實現的“美國優先”、“美式霸權”正在破壞全球產業鏈以及分工合作,這一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美國參與全球化商業活動,從而影響到美國經濟未來的預期,最終也會回到美債回報上。

綜合上述這些原因,也就不再難理解爲何美債不再受追捧、歡迎。至於現在各國還在一點點的拋售美債,主要也是擔心拋售太多、美債降得太快,最終喫虧的還是自己。一點點拋售、持續的“去美元化”將成爲未來各國對美債的主要態度。

那麼何時才能真正完成去美元化呢?這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才能實現。第一件條件,數字加密貨幣可以實現全球兌換,從而能替代美元成爲全球貨幣。第二個條件,各國需要足夠能制衡美國的軍事力量。第三個條件,提出的替代美元的方案能讓美國接納,而不是逼迫美國接納。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最終的“去美元化”才能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