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語“好男不喫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俗話說得好“好男兒志在四方”,從古自今對於男人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他們肩上的責任也很重大,不僅要肩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而且還必須要表現出堅強、勇敢、有責任。當然了,對於女人在古代的要求也一樣很苛刻,比如說要“從一而終”,要“三從四德”等。那大家可有聽過“好男不喫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呢?是什麼意思呢?

好男不喫分家飯

我們先來看前半句,他的意思是說一個男人哪怕混得再不好,也不能指望着靠從父母那裏分家得來的錢財過日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男子漢不應該“啃老”。所以父母分家的時候,分多分少不要太計較,不然只會導致兄弟不和睦。

在古代的時候,父母要養育的子女比較多,一個家庭有七八個小孩子也是很常見的。而孩子一長大了,等到結婚了就會分家,之後父母一般就不和子女在一起過日子了。各個子女就要靠自己的能力來養家餬口了。

對於男人來說,養家餬口就是最起碼的責任。他們應該靠自己的雙手去掙錢,讓家裏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應該不務正業,或者是好喫懶做,只想着從父母那裏得來錢財救濟過日子。那這樣的人就是窩囊廢,是不會被人看不起的。因爲坐喫山空,父母的錢財再多,也會被喫空的。而且兄弟姐妹很多,如果自己想着從父母那裏拿錢財,那其他的兄弟姐妹有意見,這樣不利於兄弟團結,同時村裏人也會瞧不起他。

好女不穿嫁時衣

這後半句的字面意思是說,一個懂事的女人,在結婚的時候不會太計較陪嫁的衣物多少,並且不會嫁過去了以後,還經常穿帶自己當初陪嫁過來的嫁妝。

在以前娶妻生子是非常受重視的事情,不光是南方要送聘禮,而且女方也會有很多的陪嫁品,當然這個不僅僅是指衣服,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被子、布料等。而一個知性、勤勞的女人,在出嫁了以後就不會再穿當初孃家陪嫁過來的衣物了,尤其是不會穿着這些衣物回孃家,因爲這會給父母感覺在婆家日子過得不好,讓父母操心。同時村裏人看到了,也會說閒話。換言之就是女人出嫁了以後,就要勤勞持家,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而不是指望着從孃家陪嫁過來的東西過日子,更不要把婆家的東西拿到孃家去。

所以這句話背後道理就是在告訴我們,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到了成家立業了之後,就要學會獨立了,要有責任有擔當,以後過日子就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了,而不是指望父母,或者是依靠過去那點家業,那會越過越窮。現在這句話依然是適用的,雖然沒有分家一說了,可是很多的年輕人年紀輕輕,有手有腳,不出去打工掙錢,總想着從父母那裏拿錢過日子,沒錢了就像父母要。可是有些父母因爲就一個孩子,也基本上是有求必應。其實這樣過分的溺愛,就是害了孩子。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