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會議(在球員、老闆、聯合辦公室的聯合會議)中,在所有人都覺得會議要結束時,詹姆斯拿起麥克風,講了15分鐘。史密斯說,這15分鐘的講話依然讓一些球員不適,因爲大家就以後將做什麼已經達成了一致。他有一句原話:“我需要照顧我下面的人。”讓不少人覺得,詹姆斯這什麼語氣啊,照顧下面的人?把自己當成戴王冠的國王嗎?當然,這些不滿的球員,並沒有當着詹姆斯的面來說,而是告訴了史密斯和其他報道這件事的人。

大家可能看上段話不太理解,要解讀美國楊毅的意思,還需要理理詹姆斯在2天中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難道這位如今聯盟第一人真的居功自傲,語出狂妄。還是年輕球員有自己的想法,詹姆斯說的話沒原來那麼有用了?

首先,雄鹿隊罷賽,各隊響應,奧蘭多園區羣情激憤。NBA官方也第一時間出來發文,安撫外界情緒,當時NBA官方說的是:“比賽後延。”詹姆斯則是在強調,不是後延,是抵制,是抵制比賽。這是時間發生的第一天,也是第一次會議(前文的球員投票會議)之前,詹姆斯用抵制兩個字來懟官方的話,可以見得出他當時激動的情緒,園區大多數黑人球員其實和他抱有一樣的情緒,這個時候詹姆斯是不理智的。和之前,歐文提議不復賽,爲權益“戰鬥”,而始終堅持複賽,要藉助NBA這個平臺發聲時期的詹姆斯截然不同。此次受黑人槍擊事件衝擊的詹姆斯,顯得不如以前那麼理性了,當然換位思考後,這種情緒完全能理解。

NBA罷賽事件終於得到了平息,管理層也將比賽順延到了今天進行。罷賽事件主體是暫時停止了,但事件後產生的風波未平息,作爲聯盟老大哥的詹姆斯,就因爲自己的言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美國著名主持人、籃球評論員A-史密斯,就在近日的節目中,談到了詹姆斯的第一次會議(是否罷賽的投票會議)發言,讓很多年輕球員覺得不舒服。史密斯說詹姆斯的語氣讓部分年輕人覺得他表達得像是:“我錢賺夠了,不需要受這個氣了。”,之後便提前離開了會議,史密斯說詹姆斯離開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很多年輕球員,不想聽詹姆斯說這些話了。

第一次會議時,快船和湖人隊率先選擇投了“不復賽”的投票。詹姆斯也提前離場了,史密斯說詹姆斯有一部分的離場原因是很多年輕球員不想聽詹姆斯的講話了。好吧,1984年的詹姆斯可能和新一代年輕人溝通上會出現矛盾。但詹姆斯憤然離席的原因,不該是隻有湖人、快船投了反對複賽票,而其他球隊都投了同意繼續比賽的票嗎?這啥意思,不是說好的一起罷賽嗎?怎麼一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時候,就選擇妥協了?難道這是鬧着玩的?那罷賽還有什麼意義呢?你們挑的頭,我詹姆斯跟上了,抗議到一半你又要收手,換個人都受不了。

第二次會議,詹姆斯最後一個發言,在這15分鐘的發言裏。主要表達的意思是:“這項工作(組織變革/抗議種族歧視)必須繼續下去,NBA球隊老闆們也要真正致力於推動這一進程。”詹姆斯作爲曾經的工會第一副主席,站在全局的角度,打個總結,梳理下球員的意見,這沒毛病吧?

還有,A史密斯的話也很矛盾。第一次會議後,A史密斯評價此事說:“如果詹姆斯不想打比賽這件事是真的的話,那這個賽季已經非官方的結束了。”那,詹姆斯既然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他第二次會議時說要保護自己羽翼下的人,有什麼毛病嗎?

話說回來,有年輕的球員不滿意詹姆斯的說話方式很正常。詹姆斯1984年,而目前選秀進入NBA的球員基本都是00後,NBA大多數球隊的生力軍也變成了95後。其中,相跨10年的交流代溝。就像我們高中時,不想聽年輕的班主任訓話一樣,那時班主任也只比咱大十多歲。隨着年輕球員的閱歷增加,他們也會漸漸理解上一輩的思想。不過詹姆斯這位NBA的牌面人物,一言一行都需要經過三思,他的話會傳達給不同的年齡階層,產生不同的影響和接受度。他要時刻保持謙遜、不卑不亢、還要換位思考、話語圓潤。不過,這樣的詹姆斯怕是會太累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