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熱映電影《老師·好》的觀衆,一定對片中的這個男孩印象深刻,他就是深得苗老師重視的學生——“腦袋”王海。

“苗霸天”第一天,就沒收了王海上課偷看的武俠小說,這個橋段引發了多少人青春時代的共鳴。那些年,讓我們入戲太深的武俠十幾歲的中學生一旦入了金庸武俠的坑,基本上拿起書就欲罷不能,連上課也要鋌而走險翻上幾章。

書讀百遍,自然入戲,於是看什麼都能自帶武俠濾鏡。就連校園在武俠濾鏡下,都是這樣的:

寒來暑往,花開花落,今天是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向老師們致以真誠的問候!同時我們也想談談金庸武俠江湖的老師們:

風清揚:真正的教學是讓學生自由

在遇到風清揚之前,君子劍嶽不羣的高徒,華山大弟子令狐沖在江湖的年輕一輩中已算小有名氣。

君子劍也是一派之尊,文質彬彬,蘊藉儒雅,氣質不俗。他重視思想品德教育,七條華山派中學生行爲準則耳提面命:

首戒欺師滅祖,不敬尊長;

二戒恃強欺弱,擅傷無辜;

三戒姦淫好色,調戲婦女;

四戒同門嫉妒,自相殘殺;

五戒見利忘義,偷竊財物;

六戒驕傲自大,得罪同道;

七戒濫交匪類,勾結妖邪。

除了思想教育,嶽不羣的專業功底也是很過硬的,對學生的要求訓練也紮實到位,字詞句篇語修邏,一招一式,更有助教甯中則從旁協助,可謂循序漸進,一絲不苟。

但風清揚怎麼說?

“唉,蠢才,蠢才!無怪你是嶽不羣的弟子,拘泥不化,不知變通。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你使完那招‘白虹貫日’,劍尖向上,難道不會順勢拖下來嗎?劍招中雖沒這等姿式,難道你不會別出心裁,隨手配合麼?”

“嶽不羣那小子,當真是狗屁不通。你本是塊大好的材料,卻給他教得變成了蠢牛木馬。”

在風清揚的指點下,令狐沖的劍法有了爆發式的突破。

嶽不羣當然也是個好老師,但風清揚是個更好的老師,他們的區別,乃是優秀教師與卓越教師的區別,或者說,是名師與大師的區別。

這種區別,在於對教育教學本質的理解。

在嶽不羣看來:教育教學的本質在於紀律,一個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出色的專業,是嚴格要求出來的。

而在風清揚看來:教育教學的本質在於自由。所謂自由,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在任何處境中都擁有一種極高的洞察力和把握感,並使自己的潛能或者說創造力最大限制的發展出來的能力。

當然,風清揚並不是一味地強調自由,事實上,自由總是以紀律爲前提。也就是說,無招是以有招爲前招,先有對各類破劍式、破氣式之類的招式的研習,然後纔有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突破細節而進入到原理階段,讓知識從儲備進入到自由運用之中,轉化爲生命的一種本能反應。

獨孤九劍的快,也不是一種速度練習。它本質上是一種極高明的洞察力。用風清揚的話來說,叫“料敵機先”。

而風清揚的指點,是建立在令狐沖對華山洞穴中的五嶽劍派衆高手、魔教衆長老刻下的劍譜研習許久的基礎上。大師之所以大,就大在他總能在關鍵的時候進行關鍵的指點,從而讓處於憤悱中的年輕人,突然間進入到一個光明的學問的新境界。

令狐沖跟嶽不羣學劍十餘年,靠的是“全心全意的打起了精神,不敢有絲毫怠忽”,“舉手提足間只要稍離了尺寸法度,他便立加糾正,每一個招式總要練得十全十美,沒半點錯誤”。

而遇到風清揚後,雖然只有數日,卻覺得“使劍時心中暢美難言,只覺比之痛飲數十年的美酒還要滋味無窮”,爲何?因爲,他在學習中找到了自己

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自己,表達自己,成爲自己,正是教育教學最高明的藝術。能夠抵達這一境界的教師,可謂大師。

一燈大師:在暴力的荒原上埋下慈悲的種子

一燈大師真正的弟子,不是漁樵耕讀。從根本上講,他們只是段皇爺的四大護衛。

一燈大師真正的弟子,叫裘千仞,對,就是那個鐵掌水上漂。

毫無疑問,裘千仞的名聲有點糟糕,投靠金國,品行不端;濫傷無辜,多行不義;崇尚暴力,惹事生非。是典型的“問題學生”。

後來,在華山上打羣架,輸給了瑛姑、周伯通、洪七等同學,被逼無奈,跳崖自盡,被一燈大師救了下來,並收爲弟子。

裘千仞這樣的,已經算得上重度暴力症患者了。因此,一燈大師的治療過程,長達三十年之久。

風清揚教令狐沖,花了三天,而一燈大師教裘千仞,花了三十年。但這並不意味着風清揚就比一燈大師更爲高明。

畢竟,風清揚教的是優等生,而且,他只是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在關鍵處進行了指點,就像馬鈺指點郭靖一樣。

而一燈大師所從事的,乃是艱苦卓絕的工作,他所教導的一切,不像風清揚教導令狐沖那樣順性而爲,與本能力量保持一致,而是在暴力的荒原中,栽種仁的種子,栽了毀,毀了栽……直至有一天,種成一片善的林子。

對於廣大教師而言,得天才英才而教之,一樂也。

但又有多少人能像一燈大師這般,三十年如一日地點化迷途的羔羊?包括承受一次次的傷害?

掃地僧:每一個生命都擁有自我治癒的力量

《天龍八部》裏,有一對30年的宿敵:蕭遠山槓上了慕容博,這一槓,就是一輩子,槓得慘烈,也槓得有恃無恐:不僅不怕校長,還把學校檔案室也翻了個遍,沒報名繳費就在學校住了30多年。

有教育學大師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時候,特級教師——掃地僧登場了……

“擺事實、講道理”,掃地僧剛當班主任就祭出了第一招。

在掌握大量事實的基礎上,掃地僧歷數蕭遠山和慕容博歷年所作所爲,以及給自己帶來的危害:

“蕭居士,你近來小腹上‘梁門’、‘太乙’兩穴,可感到隱隱疼痛麼?”蕭遠山全身一凜,道:“神僧明見,正是這般。”那老僧又道:“你‘關元穴’上的麻木不仁,近日來卻又如何?”蕭遠山更是驚訝,道:“這麻木之處十年前只有小指頭般大一塊,現下……現下幾乎有茶杯口大了。”說到這裏,聲音已是發顫。

……

“慕容老居士視死如歸,自不須老衲饒舌多言。但若老衲指點途徑,令老居士免除了陽白、廉泉、風府三處穴道,每日三次的萬針攢刺之苦,卻又何如?”慕容博臉色大變,不由得全身微微顫動。一日之中,連死三次,哪裏還有什麼人生樂趣?

簡潔地說就是:你們倆病了,病得不輕,但是還能治。

但這倆人也是大神,哪裏這麼容易被作通思想工作?

掃地僧又以佛法論證,設下埋伏,利用二人仇恨情緒促成情緒宣泄:我們來看她是怎麼做的?

讓蕭遠山爲慕容博療傷——被拒絕——一掌“殺”了慕容博——平息蕭遠山積年仇恨——蕭遠山頓悟——掃地僧又“殺”了蕭遠山。

促成他們宣泄情緒。這是掃地僧的第二招:你們不是都希望對方死嗎?假如對方死了,你究竟如何感受?所以他製造了假相,讓兩個人親歷一番。這一招,促成了兩個人的頓悟。

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直面,纔有可能真正地放下。這是掃地僧的第三招,安排蕭遠山和慕容博相互療傷。所謂果然,兩人“同時睜開眼來,相對一笑,莫逆於心”。

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心理治療案例:

第一步:認知。指出病竈,詳細地指出病情成因,尤其是指明相應的情結。

第二步:宣泄。將病人鬱積已久的東西通過一定的方式無害地宣泄出去。“打死”慕容博和蕭遠山,就是一種釋放的方式。

第三步:和解。情緒處理掉了,然後就要完成後續的治療,讓慕容博和蕭遠山相互療傷。這是一個和解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心結完全地被解除了。

蕭遠山和慕容博,本性上與裘千仞不同。他們並非天性上的暴力傾向者,他們只是陷溺在自己的情結中,一旦解開了,眼前也就一片光明。

張三丰:優秀是教出來的

如果說,在金庸的武俠江湖裏,有人堪稱是完美教師的話,那麼,首推張三丰。

在江湖中,極少有哪個宗師,門下弟子個個不凡。

或許黃藥師算一個,可惜這個老師有點不按常理出牌,帶的研究生最終四散江湖。

張三丰門下的武當七俠,成才率高,個個出類拔萃,無論是武功還是人品。

失蹤十年的張翠山回來後:張三丰活了一百歲,修煉了八十幾年,胸懷空明,早已不縈萬物,但和這七個弟子情若父子,陡然間見到張翠山,忍不住摟着他,喜歡得流下淚來。

一百多歲的張三丰早已“不縈於物”,但他並沒有泯滅人的基本情感,反而是一種過濾和昇華。爲了給張無忌治傷,他又破了規矩,親自去少林寺求助,全然不在乎因此受到的慢待羞辱。

張三丰最會因材施教:熟悉每個弟子不同的特點並傳授不同的武功。他傳授武功的成功率,絲毫不在風清揚之下。

當趙敏派人暗傷張三丰後,又率衆來武當山滋事時張三丰當着天下英雄的面,對張無忌進行現場教學:

張三丰道:“......不用半個時辰,一套太極劍法便能教完。”

只見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張三丰道:“不壞,不壞!忘得真快,你這就請玉面神劍指教吧!”

這其中的原理,金庸也做了交代:張三丰所傳乃是“劍意”,而不是“劍招”,只有將劍招忘得半點不勝,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

這種用劍的方法,與風清揚的教法非常近似,都是強調“意”而不是“招”。但是張三丰敢於當着這麼多高手的面現場教學,可以說更高一籌。

有如此名師,武當七俠的水平怎能不名動江湖?

除了專業知識,張三丰還對“品德教育”更爲嚴厲。要求弟子們“學會武藝之後,務須行俠仗義,拯難濟世”,而七俠也果然個個慷慨任俠,急人之急,在武林中“人人欽仰”。

張三丰有慈悲之心。弟子俞蓮舟創出新版擒拿手招數,張三丰批評他說:“....你招招拿人腰眼,不論是誰受了一招,都有損陰絕嗣之虞.....”。

張三丰又是豁達之人。他對於正邪之分有更高的領悟,張翠山娶了魔教中人殷素素,唯恐師父責罰,然而——

張三丰仍是捋須一笑,說道:.....這正邪兩字,原來難分。正派中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倘若一心向善,那便是正人君子。”

在亂世中,張三丰的弟子們並不幸運,最終死的死,傷的傷,七零八落。但武當七俠中的每一個,無論武功還是人品,卻始終表現出了名門典範。

無論在怎樣的逆境中,他們都彼此關係親密相互照應,手足情深並始終維護師門。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始終恪守正義,哪怕面臨死亡威脅,也沒有喪失武當門人的那份高貴氣質。

爲師如此,可以無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