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3日,北京曲藝家協會照常召開。只是這一次的會議內容有些特殊,主要是爲了呼籲同行的曲藝家們一起”反三俗“。參會的人頗多,幾乎都是相聲小品界的泰斗和名家,大家也挺配合,在《反三俗倡議書》都簽了字。

郭德綱當場簽完字,和于謙二人像沒事人一樣,笑嘻嘻地坐着。後來的好幾年裏,甚至是德雲社差點分崩離析的2010年,他也安安靜靜待著,沒主動去找任何一個人搭話,也沒多看一眼當時已經退出了德雲社的李菁和曹雲金。

可是別的人不會就這麼放過他,一個個到他面前說些陰陽怪氣的話,表面上叮囑着他以後好好說相聲,實際上都在暗示他可能要倒黴了。因爲誰都知道這次開會的目的,這次要反的“三俗”,就是以郭德綱爲主的德雲社等一羣不主流的相聲人。

而這次事件的始末,還是源於郭德綱與姜昆之間的恩怨。

2004年之前,郭德綱真是沒入過主流相聲界的眼,但凡有點名的都看不上他。可是侯耀文卻突然發現了他,並且主動提出來要收他爲徒,這就讓一直在相聲界邊緣徘徊的郭德綱一下子有了主流界的身份,再也不是無門無派的人了。

於是從2005年起,郭德綱開始以一種爆炸式的速度紅了起來。他的相聲通俗,幽默,貼近大衆,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缺點就是可能太通俗了,顯得沒那麼高雅。而且他實在是太火了,火到一說相聲,老百姓脫口而出的就是郭德綱,而把那些殿堂級的大師都給忘了。

這是讓傳統的主流相聲界感到非常丟臉的,而且郭德綱的相聲明顯讓他們覺得拉低了他們相聲的檔次,把一個明明是雅緻的曲藝行業,愣是給拉低到了街頭天橋底下說段子的層次。

當時作爲曲藝協會副主席的姜昆很有些看不下去了,畢竟前一年侯耀文說要收郭德綱爲徒時,他就曾極力阻止過,認爲郭德綱的相聲是見不了世面的。結果這才一年,郭德綱就狠狠打了他的臉,他自然要找回這個場子。

所以姜昆與其他幾個主流藝術家一起組織這場反三俗大會,邀請了當時北京的十多個曲藝組織,包括郭德綱的德雲社在內。郭德綱也是個妙人,不僅去了現場,而且還簽字了,更在之後創作了相聲《我要反三俗》,結結實實的接下了姜昆的招,還半點不帶。

原本郭德綱的老師侯耀文就和姜昆的老師馬季就有些不愉快的經歷,再加上這兩個小輩之間又有了矛盾,二人乾脆懶得化解,就這麼你來我往的隔空過招。姜昆將叛出德雲社的曹金、何偉等人都吸納到了曲藝協會,表揚他們都是優秀的表演藝術家。郭德綱就在自己的段子裏時常請他出來露個臉,拐着彎懟他。

鬥過去鬥過來,“反三俗”年年都在提,可郭德綱的德雲社卻越來越火,郭德綱的名氣也越來越大,郭德綱賺的錢也越來越多。反觀主流界的相聲藝術家們,不僅上春晚的少了,現在更是直接被觀衆們遺忘,就更別說賺什麼錢了。

鬥到今天,不用說,德雲社不僅賺了名賺了錢,甚至還佔了上方。大家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郭德綱,也一致認爲郭德綱培養出來的幾個孩子都很出色,從岳雲鵬到郭麒麟,沒一個孩子給他丟臉。相聲說得好,演戲也不差,爲人處事更是沒得說。其他孩子們也個個都能獨當一面,十個徒弟九個火,還有一個只是還沒被“金手指指點”,過些時日自然不會差。

而姜昆等老藝術家呢?天天呆在曲藝協會里天天琢磨着開什麼會,沒見拿出來什麼新作品,也沒見培養出來什麼新人。要不是端着鐵飯碗,估計可能靠說相聲都養不活自己了。

參考資料:《過得剛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