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外的lensrentals網站(該公司主營攝影器材資訊、租賃業務)對佳能EOS R5進行了拆機分解,本文爲翻譯稿。

原文鏈接請登錄lensrentals網站翻閱。(百家號不支持外鏈,請見諒)

在拆解佳能EOS R5之前,我們可以先討論一件事情,那就是關於佳能R5散熱的問題。關於佳能EOS R5錄製8K視頻、4K超採樣視頻發熱嚴重的情況,可以不做任何拆解就告訴大家原因:“R5相機太小,而且是全密封的設計,所以它的散熱能力很有限!”

lensrentals並不是產品工程師,但透過今天對R5微單相機的拆解,lensrentals將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產品評論,並向大家展示佳能R5的一些有趣的內部結構。

在這裏可以舉個例子,兩年前lensrentals在拆解佳能EOS R的時候,就發現相機內部有一塊空間沒有使用,而這塊空間的大小大致與機身五軸防抖部件的尺寸相當……後面佳能果然在R5、R6上配置了機身五軸防抖功能,這說明佳能在設計EOS R的時候,就曾經考慮過機身五軸防抖的設計了。

正式開拆!

拆下電池蓋,該相機看上去與其他佳能相機非常相似。 圖示的接口是WFT-R10無線發射器的連接器,很酷:它具有兩節電池手柄的功能,並提供以太網和無線連接,最多可將10個攝像機連接到服務器。

電池蓋的設計給我們帶來了第一個驚喜。

在每一款相機中,電池蓋都是一個容易泄漏的薄弱區域。佳能R5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了凸起的中心區域,而邊緣區則是由富有彈性的材料製成,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電池蓋合上之後,具有出色的密封性。

拆卸EVF取景器的眼罩,在R5相機上,佳能採用螺絲固定的方式,而不是卡扣。

接下來,對相機握把進行拆解。

撕下相機機身的蒙皮,對於業餘的玩家而言,撕下蒙皮的關鍵是儘量保留上面的雙面膠,方便重新粘貼。佳能EOS R5的蒙皮手感與其他佳能相機略有不同,但蒙皮厚度與柔韌性是相當的。

接收紅外線遙控的傳感器蓋子是通過手柄上的卡扣固定的。

有一塊金屬板覆蓋了內存卡蓋的鉸鏈區域。

這玩意似乎提供一定的機械強度加持,但更主要的還是爲了平滑機身外殼,確保相機蒙皮的粘貼牢固。

接下來,大部分的拆解都可以通過螺絲刀解決。

擰下螺絲,拆出底板。

佳能EOS R5的底板向我們展示了佳能的新設計!

在以前的佳能相機上,我們經常在各個部件之間看到橡膠密封圈,用於相機機身的密封。而現在佳能的各個零件在結合部直接集成了柔軟的橡膠墊圈,這比以前獨立的橡膠密封圈要大得多,而且提供了更好的密封效果。

一些小的開口位也採用了相同的密封措施,例如圖示的這個小孔,周邊同樣是柔軟的密封墊圈材料,通過這個設計,實現了電池倉關節位的密封。

非常牢固的金屬底板(用於接駁三腳架),而且是可更換設計,這是很出色的設計。

接下來是I/O面板,我們再次看到巨大的一體化橡膠脣密封了整個部件。

另外,請注意,佳能EOS R5的HDMI接口、數字輸出接口都是位於主PCB電路板上,使用的時候請務必固定好電纜,一旦有意外的拉扯,你將可能面對更換主板的巨大損失!

接下來是I/O面,我們再次看到那大的橡膠脣密封了整個零件。另外,請注意,HDMI和數字輸出端口都是主PCB的一部分,因此請固定電纜。鬆開這些端口將是昂貴的主PCB更換。

開拆側面板,當我們取下面板的時候,能感覺到明顯的“吸力”,這在其他相機產品的拆解中是感覺不到的。所以關於佳能EOS R5的密封設計,我們認爲它比以往接觸過的任何相機都要出色!

儘管I/O面板有密封設計,但要實現防水、防塵,你還務必蓋上橡膠蓋子!

內存卡倉蓋的下面也有類似電池蓋的軟質墊圈設計。(泡沫材料?橡膠材料?)

此外還有一個大橡膠墊圈,用於密封內存卡蓋與機身。

對於機身設計的部分,lensrentals認爲佳能EOS R5具有非常出色的密封性能,可以在塵土、雨雪之類的惡劣天氣下信任使用。

下面開始拆解屈光度調節螺絲。

然後,取下後蓋。

佳能EOS R5的背板撥盤比EOS R多,但LCD屏幕排線看起來跟EOS R是完全相同的。這一部分並沒有什麼新意,除了LCD屏幕側的排線似乎改用了新材料。

如上圖所示,佳能R5的背部零件在通過檢查的時候,佳能公司的QC人員對它做了標記,lensrentals的拆解人員決定給它再畫上一筆……(耗子哥:調皮!)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EOS R5的主電路板,它比EOS R的電路板更密集。

有一塊綠色的子電路板似乎是獨立的電源板,因爲有一些電線從電池倉接入。較大的方型芯片是TPH8R903NL電壓轉換器。 黑板左上方的白色大芯片是佳能WiFi芯片,它的上方接入了WiFi天線。

覆蓋在處理器上方的這塊(電源子板)DC-DC轉換板肯定會產生廢熱。 而發熱量的多少取決於負載,一般情況下是總功率的10%~20%。(網絡上大部分意見都是認爲佳能R5的這塊電源板阻礙了處理器散熱)

接下來是取景器。

佳能R5內部排線特寫

在沒有拆解EVF取景器的情況下,佳能R5相機的頂蓋可以先拆下來。

對比佳能EOS R,頂蓋的按鈕、轉盤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頂蓋與主面板的鏈接都被集成在一個接口上。另外R5相機的頂蓋還留有一定的空間。

無論如何,在取景器未打開的情況下,頂部組件會脫落。除其他Rtop組件外,按鈕和轉盤的數量沒有太大區別。除非它們將頂部和主板之間的所有連接都放在一個接插件中;通常,有幾個。與相機機身的主要部分相比,這裏還有一些空氣。

與相機的其他部件相比,頂蓋的密封設計不太一樣,它沒有使用軟質材料的密封墊,而是沿用了佳能傳統的“互嵌”密封設計。

lensrentals的人員猜測,相機的頂蓋採用了常規的“互嵌”密封設計,主要是提供防雨保護。而佳能在R5相機的底部區域則大量使用一體化的密封圈設計,這則是考慮到相機有可能部分浸泡水中的情形。(在這裏耗子哥與lensrentals都不得不感嘆日系工業產品的設計算計的精準與對細節的用心程度!)

不過佳能EOS R5在鏡頭卡口區域上沒有太多的密封設計,如果防風雨功能存在弱點區域,lensrentals估計鏡頭卡口區域就是弱點。

對佳能EOS R5的總體設計評論:

佳能EOS R5的頂蓋密封比較差,但這種設計有利於散熱。佳能EOS R5的底部被大量絕緣、密封的橡膠材料包裹,可以有效防止水浸,但它對於散熱是一個不利因素。

接下來關注一下佳能R5的電路子板。(電源板)

這塊電路板很容易拆下,它是一塊單面板,背面很光滑。

電路子板翻過來的樣子。

電源板的下方有一個鋁製散熱器或電子屏蔽層。

一般的情況下,金屬的電子屏蔽層往往很薄。

但R5電源板下面的這塊鋁板非常有“男子氣概”(硬?),厚度達到0.98mm,所以Lensrentals推測它的作用更多是爲了協助(處理器、緩存)散熱。

這塊鋁板連接了相機頂部與底部的兩塊導熱墊(銅板),可以將內部熱量傳導到相機的頂蓋與底部上。(此前有傳聞認爲佳能R5的散熱設計不良,從拆機的圖片看,明顯是言過其實了。)

剝離導熱墊片,可以看到四顆SKHynix SDRAM芯片位於處理器周圍。

接下來我們取下用於連接三腳架的底部金屬板。

請注意,拆下此板之前,務必取下處理器上方的鋁板,因爲它們是連接在一起的。這塊底部金屬板是通過螺釘而非焊接方式固定在相機上的,因此易於更換。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機身五軸穩定器、CMOS圖像傳感器的佈置。

對比佳能EOS R,佳能R5在此處顯得很緊湊,沒有多少空餘的空間了。

電池倉開關是一個很小,很脆弱的開關,直接焊接在主板上,僅由焊料固定。一旦被外力衝擊,它就可能完蛋,而且修復它需要更換整塊主板!(所以沒事不要手賤去瞎鼓搗R5的電池倉開關)

接下來取出相機的主電路板。

主電路板的底部還有另一塊大的鋁散熱器。

在對應傳感器的位置上有一層電子絕緣塗層。

拆下這塊用於散熱的鋁板,我們意外的又發現在對應圖像處理器的區域有一塊大的散熱墊。

因此,佳能工程師的邏輯是:SDRAM芯片的發熱通過小鋁板傳遞到處理器與底板、頂蓋,而處理器在接收SDRAM的部分熱量之後,通過背部的散熱墊片傳遞到大的鋁板上。

卸下它會在CPU下方顯示另一個散熱墊。因此,佳能似乎正在將熱量從SDRAM芯片傳遞到一個散熱器,再從CPU傳遞到另一個散熱器。在某種程度上。(懂嗎?學位?)

R5的兩個內存卡插槽都是集成在主電路板上,CFExpress內存卡的彈出機制是通過這個金屬外殼實現的。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到CFExpress的內部插座很堅固,比老式的CF插座要好得多。

這是佳能R5相機CMOS圖像傳感器/ IBIS組件的背面。複雜的排線是CMOS圖像傳感器與快門的接線。

佳能R5的圖像傳感器組件由三個螺釘固定。 (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不過Lensrentals表示佳能在EOS R採用了彈簧張力螺絲固定傳感器(從理論上講,彈簧張力螺釘可以更精確的確保圖像傳感器的位置),而在EOS R5上,佳能則改用了螺絲+墊片的方式。

Lensrentals拆過的每一款帶機身防抖設計(IBIS)的相機都是如此,但Lensrentals依然認爲使用彈簧張力螺絲的設計更好。

CMOS圖像傳感器與機身防抖組件是集成在一起的。

拆下的CMOS圖像傳感器

固定圖像傳感器的三顆螺絲墊片厚度是不同的,分別是0.45mm,0.45mm和0.24mm。

這可能是設計的時候存在誤差而進行的傾斜補償設計,在相機行業裏面,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拆解到這裏,相機機身剩下了快門組件,佳能R5相機的快門組件是通過螺絲與支柱固定在機身中的。

拆下的快門組件

由於相機的機械快門組件非常精密,所以Lensrentals並不打算拆開快門組件。如果你不小心把快門組件的齒輪搞砸了,裝配回去之後,還需要工業軟件進行快門時間校準,這是相當複雜與麻煩的事情!

拆下快門組件之後,相機的機身就只剩下卡口座、電池倉與一些鏈接線了。

關於佳能R5散熱不良的討論中,很少有人討論R5機身的導熱性,而Lensrentals覺得它看起來導熱性很弱雞的樣子……離開百葉窗,機箱實際上只剩下鏡頭座,電池盒和一些連接跡線了。 您知道在佳能R5內部有關熱量的所有跳躍結論中我發現有趣的事情嗎? 沒有人測試過機箱的導熱性。 (擾流板警報:導熱不良。)

拆下來的圖像傳感器與機身防抖組件

Lensrentals同樣不想去拆解這塊組件(怕裝不回去),但他們還是嘗試着拆下蓋板。

CMOS圖像傳感器的蓋板與保護玻璃很輕鬆就被拆下來了。

要測量佳能R5的圖像傳感器玻璃厚度,需要徹底分解傳感器纔行。但這麼做很容易弄壞CMOS傳感器(或其覆蓋的玻璃),所以Lensrentals打算等以後有哪個R5完蛋了,他們再用“屍體”進行解剖測量。

目前Lensrentals估算佳能R5的低通濾鏡、紅外截止濾鏡、前保護玻璃的總厚度約爲2mm左右。(因爲佳能的相機差不多都是這個厚度)

Lensrentals很好奇IBIS單元是如何支撐CMOS圖像傳感器的,他們在拆解的時候看到一些狹縫,透過狹縫看到傳感器是有數個塑料螺絲固定在IBIS組件的底板上。還有一個螺釘卡舌,用於固定蓋板。

比較有趣的是,佳能的CMOS傳感器組件是直接平整的貼合在IBIS底板上,沒有“突耳結構”用於安裝螺絲。(可能是通過膠水粘合的)

在這裏,Lensrentals一廂情願的認爲這種設計可能更堅固。

在機身防抖組件(IBIS)上,我們可以看到永磁體,而用於驅動IBIS位移的電磁鐵由於被遮擋,在圖片上看不出來。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麼?

1、由於加入了機身防抖設計與更強大的芯片組,佳能R5相機的內部空間幾乎被完全裝滿。零件複雜,而剩下的空間微乎其微。相機下方2/3的區域採用了全新的“一體化密封墊圈”設計,新的設計密封性非常出色。

2、佳能R5的機身防抖組件(IBIS)非常緊湊,而且設計精良。但傳感器與IBIS底板沒有通過“突耳結構”+螺絲固定,可能是個缺點。當然,佳能的機身防抖技術是新生的事物,我們需要有1年左右的時間來驗證它的可靠性。

3、佳能R5有兩個獨立的散熱器,一塊位於電源板下方,另一塊則位於主電路板與CMOS傳感器之間。散熱器都帶有導熱墊,可以將SDRAM、處理器的熱量傳導出來。其中有部分熱量會傳導到連接三腳架的底板金屬片上,這可能會提供一定的蓄熱能力。

但是鑑於佳能R5過度的密封與緊湊設計,Lensrentals認爲那些加入散熱膏之類的改造是沒有意義的,因爲相機內部的熱量缺乏與外界有效的交流。

本文作者爲Lensrentals網站的羅傑·卡卡拉(Roger Cicala)和亞倫·克洛斯(Aaron Closz)在本文的最後,耗子哥向這兩位大佬表示感謝,是他們的辛苦拆機,才讓我們看到佳能R5很多不爲人知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