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以家人之名》是帶着倉促感結束的。

那麼《親愛的自己》則是帶着期待來的。

主演朱一龍、劉詩詩。

一位是當紅流量實力派男演員,一位是產後復出首秀的花旦。

無論哪個標籤,都具有讓人關注的誘惑力。

導演丁黑。

曾執導過《玉觀音》、《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劇。

用作品證明過自己的水準,這次自然更是提升了觀衆的期待值。

配角演員們也是一水的觀衆好感度upup的演員們。

剛剛演完渣男的許幻山的李澤鋒。

《掌中之物》中觸犯了半本刑罰的傅慎行還沒來,彭冠英倒是現在這個劇中飾演了一個在體制內上班的沉悶男人。

還有闞清子、車曉、張瑤、姚櫓……一眼掃過去全是熟人。

劇也播了幾天了,熱搜倒是沒上少。

從陳一鳴(朱一龍飾)裸辭到陳一鳴被求婚,熱點緊跟劇情佔據熱搜。

但,目前爲止豆瓣評分還未出現。

能引起網友熱議的作品,從來都是兩種類型:

一種是好看,真實的橋段,細膩的情節和動人的演繹,讓觀衆被征服。

《以家人之名》前期就是這種處境。

二是垃圾,因爲太難看了,本來是撲街作品,但硬生生被觀衆罵紅了。

關曉彤和馬可的《極光之戀》就是這個類型。

那《親愛的自己》屬於那種類型,叔今天還真得給大家試試毒。

01.

《親愛的自己》。

從劇名中就能品出一絲獨立、自由的味道。

劇情確實也是這樣發展的,鏡頭對準的是6位三十歲所有男女的日常。

是現在常見的追求獨立的羣像劇,有不是現在常見的。

常見是因爲今年這種題材氾濫,從《誰說我結不了婚》、到《三十而已》再到《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劇照↑)

不常見是因爲這部劇主題、思想和其他的並無二致,但沒有一開始強行灌輸雞湯。

6位主演,6種生活,卻都有鮮活又立體的生活。

陳一鳴和李思雨(劉詩詩飾)相戀四年多,陳一鳴想要進入人生下一階段。

精心策劃了一場大陣仗求婚,找來了一羣親朋好友來見證。

千算萬算,唯獨忘記了確定女主角的行蹤。

最終,在意外和事故中,驚喜煙消雲散。

對於陳一鳴來說,是鬱悶。

對於李思雨來說,是鬆了一口氣。

不是因爲不愛,是因爲沒有做好準備。沒有準備好迎接人生就這樣進入下一階段。

相比較起,她對婚姻的抗拒,好朋友張芝芝(闞清子飾)一早就進入婚姻生活,和老公劉洋(彭冠英飾)生下女兒雨薇。

生活過的平坦。

對,只能稱得上平坦,戀愛的激情在他們身上一點也看不到。

這樣的羣像劇,最讓人疼頭疼的是什麼?

怎麼交代人物關係?怎麼展示角色性格?

在最短時間內,讓觀衆瞭解所有的信息。

不得不說,導演在這一塊做的挺完美。

第一場戲安排了所有角色出場,又用這場簡單的戲把人物關係表達清楚。

陳一鳴求婚,雷浩文(李澤鋒飾)幫忙搞策劃。

和陳一鳴的調侃,奠定了兩人好哥們的關係設定。

陳一鳴讓他去幫忙去接李思雨的妹妹顧曉菱(陳米麒飾),他一本不正經的壞笑。

一看就是個愛玩的青年人,在車上等待顧曉菱不斷給姑娘發短信,坐實了海王身份。

海王喜歡美女,顧曉菱恰好就是,看臉墜入愛河。

但顧曉菱瞧不上他,她有男朋友還是富二代。

在和她和男朋友的聊天頁面中,可以看出男朋友對她冷淡,以及她的虛榮:

你求婚的時候送我多大的鑽戒?

另一邊,陳一鳴聯繫不上李思雨時,張芝芝跑過來告訴陳一鳴:李思雨去出差了。

一句話交代清楚了,她和李思雨的同事關係。

她和老公劉洋的相處模式也在一掃而過的鏡頭中窺探一二。

她的輕聲細語和唯唯諾諾,是個委屈自己也要讓被人舒坦的角色。

而劉洋具體是做什麼的?

又在無人機損壞,他和維修人員的聊天中透露出來。

他是個絕對技術口的人員,懂得頗多。

而李思雨爲什麼沒能準時出現?

因爲突然要找客戶簽約,工作狂且業務能力強的形象也在這場戲中塑造出來。

這場戲並不長,但每個走位都有它的意義。

不是想單純的講述陳一鳴求婚失敗,更不是爲了單純激化感情線中的矛盾。

而是爲了讓劇情落到實處。

在看完求婚這場戲後,每個人物都形象都已經立在觀衆心中,且立的很穩。

這是導演的能力。

不過,單從這場戲就對這部作品全方位認可,確實有點誇張。

但這部劇最讓叔感到舒坦的點,在於穩。

無論是職場還是愛情,都給人一種穩紮穩打的感覺。

02.

但凡涉及到女性獨立的題材,總是想要規避愛情,卻怎麼也規避不了。

所以,就產生了很多失敗的感情,用渣男的行爲促使女主更加獨立。

其實,逃避不了的東西,不如選擇直接面對。

愛情戲就是生活中一部分,不躲避。

《親愛的自己》裏不光有,還很甜蜜。

有愛情戲,就不能做獨立新女性了麼?

李思雨的工作是靠自己一點點拼來的成績。

錢,是自己一點點掙來的。

被男人喜歡不是因爲百般討好,而是因爲她就是自己。

有愛情和獨立並不是一件衝突的事情。

職場戲一直以來都是國產劇的短板,它也巧妙的選擇了一個方向:

比起展現專業性,不如還原職場的現狀。

資本家是最不會講感情的。

陳一鳴在公司“做牛做馬”很多年,公司因爲不景氣要求他裁員。

重感情的陳一鳴實在無法送走手下辛苦的員工,想要用自己做威脅。

事實時,公司算準了他會這樣,毫不猶豫把他踢出了局。

“那你現在就可以給我(辭職報告)”

既把人辭了,又不用付遣散費,一舉兩得,小人得志。

在資本家眼中,感情重要麼?

或許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利益。

在職場上,最追求不得的也是感情。

沒有利益衝突時,所有人都能處成好姐妹,互相體貼又暖心。

但一旦有了利益衝突,有些人翻臉比翻書還要快。

李思雨進入公司7年,是袁姐一手提拔帶起來的。

現在,老闆覺得公司銷售業績不好,把她推到了袁姐的對立面,只是爲了競爭而產生更多銷售量。

來公司13年的袁姐原本已經要升職爲總監,卻要在公司利益面前和徒弟站在對立面?

袁姐是公司爲了利益捨棄的一個。

李思雨不想競爭,對袁姐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只是,競爭一旦開始,感情能真的不受影響嗎?

袁姐對她能力的忌憚,對她不斷的猜忌和懷疑……捲入競爭誰也不要想全身而退。

李思雨說自己陪跑,但袁姐仍舊對她防了又防。

在沒有這次競爭之前,袁姐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溫柔的師父。

相比較於人際關係中的風波湧動,還有一種令人窒息的職場現狀。

大齡失業,沒有競爭力的面對市場的選擇。

陳一鳴以爲自己出走能迎來一片新的天地,沒想到得來的是沒人要的尷尬下場。

職位和薪資,以及工作年限成爲了他最大的限制。

三十歲自認爲年輕的年紀,其實已經被後浪市場篩選了。

透露出的細節足夠真實,讓人覺得恐慌和焦慮。

而在生活中,爲了孩子不斷融入太太圈張芝芝,是卑微的形象。

現實中難有顧佳,更沒人能做到面面俱到。

巴結人時,就是會出現記錯信息的尷尬情況。

這部劇精彩的點在於:它展現的每個人的生活是全面的,不是精緻到不接地氣。

且,在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中還沒有展現出一句雞湯式的臺詞。

他們活在生活中,不是活在劇作中。

03.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這部劇很真實,但不完美。

有它不可忽視的短板和缺點存在。

第一集,李思雨強勢挽留客戶簽單。

選擇方式是闖進客戶的廁所,強迫他給自己時間。

第一步不奏效,第二步是把客戶反鎖在廁所裏,努力爲自己爭取十分鐘時間。

最終客戶妥協,和她在辦公室進行了談判。

不難理解,是想要用這個橋段來描述李思雨的能力,但這種冒失行爲也是觀衆對於職場戲份中最反感的橋段。

畢竟,很少有人在現實中做到這樣唐突。

劉詩詩的演技也是爭議點之一。

劇集剛剛播出,質疑劉詩詩演技的帖子鋪天蓋地。

質疑她不適合這個角色,不適合做表情,一如既往的盲人演技。

一路追下來的叔對於這個爭議,其實理解,但也覺得誇張。

劉詩詩演技在劇中並沒有很驚豔,但完成度尚可,是屬於在這樣一部電視劇中夠用了演技。

感情線也是一個值得擔憂的點。

就目前拋出的點來看,一切發展穩定,就怕後期崩掉,朝着狗血方向一路狂奔。

畢竟,今年崩掉的電視劇也不是一部兩部了。

只是,叔目前的觀感來看,導演是有一個想法的人。

在獨立、自由題材氾濫,且普遍掛羊頭賣狗肉的今天,他有在認真講述一個何謂最好的自己的想法。

生活百態,人各有選擇。

或追求自由,或追求金錢,或追求婚姻幸福家庭美滿。

每一項追求都有自己的理由,沒有對錯,只是選擇,更不該給一套普世的價值觀套上枷鎖。

拒絕套來的觀點發散雞湯式的臺詞來宣揚所謂的正能量,綁架住別人。

只是還原社會這個巨大的工廠而已,它在轉動,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個渺小的部分。

每個人都在旋渦生存,有順遂也有失意,可正是這些不一樣才組成了生活。

它是一場戲,沒有刻意告訴你應該抱有什麼想法面對世界纔是對的。

但,在看完這場戲後,觀衆從他們的生活中得到一絲絲感悟,這也就足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