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重慶市各級婦兒工委及成員單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婦女兒童和婦女工作的重要論述爲遵循,深入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原則,緊扣綱要(規劃)目標任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凝聚工作合力,狠抓責任落實,婦女兒童事業實現了創新發展,婦女兒童發展綱要(規劃)即將圓滿收官。

健康水平再上新臺階

人口素質和兒童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健康領域核心指標均提前達到綱要(規劃)目標。婦女常見病、多發病得到有效防治,婦女平均預期壽命延長至80.87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孕產婦死亡率降低至10.7/10萬,遠低於綱要(規劃)20/10萬的目標要求。孕產婦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核心指標分別下降至10.70/10萬、1.75‰、3.37‰和4.82‰,優於國家同期平均水平。產前檢查率達97.95%,出生缺陷發生率連續五年控制在10‰以內,低出生體重發生率優於全國同期監測水平。

教育保障達到新水平

全市各級各類教育實現協調發展,全市公辦幼兒園達1820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42%以上,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89%以上,普惠率鞏固在80%以上,“入園難”“入園貴”現象逐步緩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爲99.99%、99.86%,提前實現規劃目標。高中階段入學率達98.46%,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成市級示範性家長學校590個,建立1.51萬個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家教知識普及率達96.8%。

權益保護走出新路子

區縣110報警中心,街道(鄉鎮)平安辦、派出所,村(社區)綜治中心、警務室設立家庭暴力投訴中心實現全覆蓋,設立婦女兒童法律援助工作站1533個,維權服務網絡更加健全。52.12萬名困難婦女兒童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實現貧困區縣全覆蓋,困難羣體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農村留守兒童數降至18萬人,均納入有效監護範圍,兜住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底線。特殊教育學校達39所,95%適齡殘疾兒童如期入學。建成0-6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康復機構121家,增幅達40.3%。

發展環境實現新跨越

兒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兒童關愛體系更加優化。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超過99%,出版各類少年兒童圖書超過1000萬冊,兒童公共文化服務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全市舉辦青少年科技競賽1500餘項,青少年參加科技競賽逾2000萬人次。城鄉社區建成兒童之家1萬餘個,覆蓋率達97.68%,兒童之家規範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在疫情防控最喫緊的階段,全市兒童之家聚焦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監護缺失兒童等特殊羣體開展“五個一”關愛活動,確保兒童及家庭順利宅家抗疫。

生命安全築起新防線

在疫情防控期間,市婦兒工委辦推動有關部門就兒童和孕產婦疫情防控、孕產婦疾病救治與安全助產、因疫情影響造成監護缺失的兒童救助保護等採取一系列措施,爲婦女兒童築高基本生活“低保關”、築寬監護缺失“救助關”、築強特殊女性“保護關”、築牢兒童福利領域“防守關”;明確孕婦返崗用工“紅線”、開通母嬰醫療救治“綠線”、打造身心關愛服務“熱線”。

來源:重慶女性微信公衆號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爲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