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的時候我國曾遭遇了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洪水,這場洪水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困擾,當時人民子弟兵在接到任務後便奔赴一線,用他們的身軀和意志築起了一道鋼鐵長城。當時參加過志願軍的老兵劉祚坤心裏非常着急,他非常想投身到一線的救援工作中,然而由於年邁,只能有心無力。不過這時他卻通知了遠在深圳的孫子,讓他趕緊回到老家參加軍隊,希望他能幫助自己了卻心願。

不過老人的孫子參軍卻並不順利,由於已經過了徵兵期限,因此武裝部的名額已經招滿。不過爲了讓孫子能夠順利參軍,老人不得已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證明和一枚勳章找到了武裝部,希望武裝部能夠通融。而當武裝部的工作人員在看到老人的勳章後不由得大驚,原來老人的身份並不簡單,他竟是志願軍一等功臣! 志願軍一等功臣劉祚坤,放棄工作回鄉務農,後爲孫子參軍亮名身份!

劉祚坤1927年出生於咸寧一個普通家庭,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他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當時正值國家危難之際,爲了響應祖國的號召,劉祚坤費盡口舌說服了妻子,終於成功踏上了參軍的道路。而在1953年的時候,由於工作需要,原本在前線部隊的他被分配到兵站工作。雖然兵站的工作看似清閒,但實際上也是危機重重,因爲隨時都有可能遭受敵機的空襲。

1953年4月的一個晚上,劉祚坤奉命值班,守護剛從蘇聯拉過來的五車航空汽油。然而當晚美國有兩架戰機襲來,瞬間就有貨車被炸,眼看炸彈就要將航空汽油點燃。由於當時航空汽油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所以爲了保護它們,劉祚坤不惜冒着生命危險跑到車上去將汽油一桶桶推了下去,最終總共搬出了80多桶汽油。也正是由於他不顧生命的搶救汽油,他也受到了上級的讚揚,後來還被授予了一等功臣的稱號。

原本憑藉一等功臣劉祚坤可以分配到相當不錯的工作,但由於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他便放棄了工作回鄉務農,享受清貧安逸的生活。而且隨着時間的流逝,他也從來沒有將自己的豐功偉績向人們說起,所以也並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直到上文提到的一幕,劉祚坤這纔將身份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