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南6家民企進入500強,“三連冠”新華聯爲何落榜?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 李永華

9月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佈,入圍門檻是年營業收入202.04億元,華爲以 8588.33億元的規模蟬聯榜首,排名第二的是蘇寧控股,年營收6652.59億元。

榜單之中,湖南民營企業佔有6個席位,分別是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藍思科技集團、湖南博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步步高集團、華澤集團有限公司。

從收入規模來看,主營工程機械的三一集團營收達875.76億元,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2019年營收756.65億元,同比增長35.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12.07億元,同比增長83.23%。2020年,三一重工保持增長,上半年營收491.88億元,同比增長13.37%;淨利潤84.68億元,同比增長25.48%。業績飆升,推動三一重工的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元,曾經的中國首富梁穩根身價也暴漲。

女首富周羣飛率領的藍思科技集團2019年營業收入778.608億元,旗下的上市公司市藍思科技(300433)。2019年,藍思科技收入突破300億元。

上市公司藍思科技主營手機玻璃,是蘋果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又大力發展大玻璃面板,在特斯拉的供應商中也扮演重要角色。2019年,藍思科技收入突破300億元,2020年業績持續釋放,上半年營業收入155.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05%;淨利潤19.12億元,同比增長超13倍。近期,藍思科技對外釋放信息稱,公司現有產能難以滿足訂單。這意味着其業績仍將繼續增長,且需要擴大產能。

從整個集團收入規模與上市公司收入規模相差478億元來看,除了統計口徑帶來的重複計算之外,藍思科技集團應該還有不少業務在上市公司之外。

上榜的湖南企業中,三一集團與藍思科技集團都名聲在外,排名第三的湖南博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博長控股”)營收510.3093億元,顯得極其低調而神祕。天眼查APP顯示,公司法人代表與董事長是陳代富。

其實,博長控股的主要板塊是國企改革而來的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湖南人一般稱其爲冷鋼,位於湖南中部,成立於1958年,曾經與湘潭的湘鋼、婁底的漣鋼以及衡陽的衡鋼並列。

湘鋼、漣鋼與衡鋼後來合併組建爲華菱鋼鐵(000932.SZ),冷鋼則在陳代富的帶領下慢慢轉型成了一家民營企業,成爲湖南鋼鐵行業除華菱鋼鐵之外的另一巨頭。據公開報道,冷鋼實現了從破產到連續19年盈利的奇蹟。在鋼鐵行業,連續19年盈利確實堪稱奇蹟,華菱鋼鐵曾連年鉅虧,國內衆多鋼鐵企業幾年前也曾出現大面積虧損。

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實控人是傅勝龍,1992年從婁底起家,與三一集團梁穩根可以說是同時從同一地方出發。據公開信息,大漢控股主營地產開發與鋼鐵貿易,2019年收入463億元。有熟知大漢控股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大漢控股四五年前一度陷入發展低谷,這兩年才慢慢恢復元氣,進入新一輪上升期。

步步高集團從湘潭起家,創始人是王填夫婦,其控股子公司步步高(002251)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官網稱,至2019年,步步高 692 家多業態實體門店已遍佈湘、贛、川、渝、桂等省市,是湖南、廣西零售冠軍。

華澤集團有限公司在酒業頗負盛名,實控人是吳向東。據天眼查APP,華澤集團酒業板塊旗下擁有15家酒廠,包括金六福、華致酒行、湘窖酒業等知名品牌。華致酒行(300755)是酒類連鎖企業,現已登陸創業板,註冊地在雲南,未能算作湖南板塊的上市公司,2020年上半年營收23.63億元。

既然是榜單,有進入的也就有落榜的。落榜者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新華聯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榜單中,新華聯以718.99億元的規模排名第44位,位居湖南第一,2018、2019年蟬聯冠軍,2018年營收規模達到952.95億元。然而,2020年的榜單中,新華聯不見了身影。

據公開報道,今年5月15日,新華聯集團在長沙銅官窯古鎮召開2019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說,“2019年是新華聯最難的一年,同時也是最好的一年”,“集團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成績。營業收入達到1055.95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上繳稅收達56.5億元。”

從傅軍透露的數據來看,新華聯集團仍是湖南民企老大,但這次卻沒有進入民企500強名單。

9月4日,長沙銀行(601577.SH)公告稱,身爲股東的湖南新華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所持該行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本次被凍結股份爲143.09萬股,佔新華聯建設所持該行股份的0.49%。

2019年12月23日,中南傳媒公告稱,旗下子公司與新華聯控股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成交的兩筆線上同業拆借業務發生逾期,合計涉及金額3億元。

A股上市公司新華聯(000620.SZ)新華聯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119.88億元,淨利潤8.10億元;今年上半年,新華聯(000620.SZ)營業收入17.2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7.27%;淨利潤變爲虧損5.65億元。

在2020年3月6日,新華聯於2015年發行的“15新華聯控MTN001”總額10億元債權發生實質性違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