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范海建老师走进北外附小,在学校少先队活动中向同学们讲授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环保课。

在课上,范老师先从戴着绿发带、长着8个爪子、大眼睛和红脸蛋的分小萌讲起,一下子勾起了同学们的听讲兴趣。

“为什么塑料袋总被嫌弃?”“厨余垃圾经过厌氧发酵能够发电”等知识点都被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在讲到扇贝壳、鸡骨头、鱼刺、虾壳等易混淆的垃圾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用刀都很难砍断的“扇贝壳”就不能归在厨余垃圾类;说到花生、开心果、碧根果、核桃等干果的“外衣”时,同学们得知,不需要借助工具就能打开的“花生壳”才能归为厨余垃圾。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

不仅有浅显易懂的分类小窍门,还有你争我抢的“敲黑板”提问互动环节,“口红是不是有害垃圾?”“洁厕灵的瓶子为什么不能算作其他垃圾?”“风油精的瓶子和眼药水的瓶子是一类垃圾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得孩子们争相举手回答。

环保知识、提问抢答,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被垃圾分类难倒了!”北外附小大队辅导员陈奕含老师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培养学生们的生态环保理念作为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这节课标志着学校垃圾分类红领巾工作站的启动,各中队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选拔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监督员等,将保护环境的行动根植在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推动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是提升广大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抓手,也是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从2018年3月开始,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发了定制生态环保课程,同时也把全市52家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和52家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作为师生们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课外实践的重要场所,老师、同学们把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已经走进一百余所中小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