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非常會玩,在古代發明了一種“春凳”,區別於我們平時的凳子,不僅外形不一樣,而且用處也不一樣,並且還是洞房必備之物。那麼,古人使用的“春凳”到底是何物,爲什麼是洞房必備之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春凳”的那些趣聞。

春凳

在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捱打以後,鳳姐就指揮小丫頭說:“你們還攙着走呢,都打成這樣了,走得了嗎?趕緊把帶藤屜的春凳擡出來,抬着寶玉走。”可見,古代的春凳比較大,準確是比較寬,至少可以躺下一個人,可以當我們現在的擔架用了。實際上,春凳的設計非常精妙,大小適中,它比普通的凳子要大,但比牀要小得多,介於兩者之間,可以供兩人坐用。

古代的春凳大多是用椿木做的,又被稱爲“椿凳”。春和椿同音,寓意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意,因此古人稱它爲“春凳”。因爲春凳這樣好的寓意,因此春凳成了洞房的必備之物。古代的春凳,一般是說作爲女子出嫁的重要嫁妝傢俱之一。古代的春凳跟牀同等高度,一般在上面放置新婚用的被褥,凳子上貼着喜花,抬進新婚的洞房,放置在牀尾。

春凳的妙用

春凳的妙用一當嬰兒牀。春凳與牀同等高度,放在牀的旁邊,在上面放上被褥和枕頭,在古代可以用作嬰兒牀使用,給嬰兒和小孩睡覺使用,便於父母照看小孩。

春凳的妙用二躺椅。因爲春凳大小適中,移動方便,因此在春天的時候,古人會將春凳搬出室外,微風吹拂,既可以在春凳上聊天,還可以將春凳當躺椅使用,上面放上墊子和枕頭,可以躺在春凳上休息。

除此之外,古代的春凳有古代的春宮圖有有着莫大的關係,是其重要的道具之一。還有就是在新婚夫婦洞房花燭夜的時候,春凳有比較特殊的用途,具體怎麼用,一直都睡洞房祕聞,不得而知了。正是因爲春凳這個妙用,就一直流傳下來,成爲古代晚上睡覺的時候,房間必不可少的物件。

結語

總之,古代的春凳因其有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多子多孫的美好寓意,以及特殊的妙用,成爲古代洞房的必備之物。

古代的春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千百年來了,見證了多少對夫妻牀邊悄悄話以及各種纏綿。不知道學識淵博的大家,知道古代的春凳到底是怎麼用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