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風八月的雨,卑微的我在等遙遠的你

如果你是那個對的人,那你晚點到也沒關係,我會好好等你

1

“新婚快樂,今天真的好漂亮啊”

“謝謝,我也真的好開心呢”

西西不知道自己是第幾次給朋友當伴娘,她站在新娘子的身邊,看着鏡子裏漂亮大方得體的閨蜜,真心的替她感到開心。有一霎那的恍惚,她好像也從鏡子裏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也穿上了美麗的婚服披上了頭紗,而旁邊站着的是自己心愛的丈夫。

西西想着如果哪一天自己結婚了,那一定是一個她非常非常愛的人,她纔會和他手牽手敬四方來賓的酒,她纔會和他一步一步到白頭。 但現實情況卻不像西西想的那麼樂觀,今年 28 歲的西西早已經遭到了無數次親朋好友的催婚,逢年過節的酒桌上也從明示暗示到說得越來越直白。

“西西啊,年紀越來越大了,可以結婚了。”

“西西啊,你看你妹妹都結婚生孩子了呢。”039

“西西啊,工作再忙也要找時間嫁人啊,女孩子最寶貴的就是這幾年了。”

而西西的父母也從一開始的旁敲側擊到最後的唉聲嘆氣,他們開和三姑六婆們一起給女兒張羅相親,相親對象安排了一個又一個西西卻始終沒有動靜,爸爸媽媽也從好言好語地規勸到最後失去耐心冷言冷語地傷害。

西西也被那些來自親人的關心傷害過,好些輾轉難眠的深夜裏她也想過不如就這樣吧,找一個大家都覺得還不錯的人嫁了吧,這樣也算是有了一個交代。

可是她又覺得有些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被年齡束縛住,走入一段違背自己心意的婚姻。

28 歲一個不能再肆意揮霍浪費的年紀,一個事事都要做好考慮,步步都要有計劃和打算的年紀,一個沒有資格再說愛情談風花雪月的年紀。

18 歲時,兩人可以有情飲水飽。

28 歲時,就得先顧好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西西想到前一晚自己在房間裏試禮服,媽媽開門進來難得笑着說:

“我閨女穿這裙子真的很好看。”

緊接着又垂下眼嘆了口氣:“閨女你穿了這麼多回伴娘服,媽媽什麼時候才能看你穿上婚紗。”

對於母親的催婚西西感到厭煩,忍不住說道:“媽,你怎麼又來了,老是催催催你也不嫌煩呀。”

原本以爲這又會是一次無休無止的爭吵,但是媽媽卻伸出手溫柔地握住了西西的手,小心翼翼地問:“閨女,這麼多年了你是被啥絆040住了腳啊?”

媽媽問出這句話的時候,西西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她的心裏很難過第一次轉身抱住了媽媽。

“媽媽,我不是不想結婚,我只是在等那個真正屬於我的人。媽媽,這世界上嫁不出去的人,遠遠沒有嫁錯的人多呀,我這一輩子只想結一次婚嫁一個人,我也不是要求高,我只想看看我找到的人是不是真正對的人,媽媽請你相信我,我一定會幸福的。”

是啊,我們終其一生不過都是在找那個頻率一致的人。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中有段臺詞讓我記憶深刻:“罐頭是在1810 年發明出來的,可開罐器卻在 1858 年才被髮明出來。重要的東西有時也會遲來一步,無論愛情還是生活。”

生命中越是重要的東西越要壓軸上場纔會讓人倍加珍惜。

2

我想茫茫人海中每一個獨身的人大概都在等自己生命中註定的那一位,等他長大成熟等他穿越人潮洶湧的城市,等他帶着所有的愛和期待來到你的面前,等他不急不緩地進入你的生活,這樣的人生纔算得上真正的圓滿。

我相信 28 歲的西西,這樣美好的姑娘,她的愛情正在來的路上。

很喜歡李宗盛的《晚婚》,他的歌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往往愛一個人,有千百種可能滋味不見得,好過長夜孤枕041我不會逃避,我會很認真那愛來敲門,回聲的確好深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近 40 歲的歌手譚維維在很多人的眼裏,早就已經步入了剩女的行列,許多人都說她太挑了,挑着挑着就把自己給剩下了,也有人說她太作了,都一把年紀了還喜歡少女的東西。

可是我相信快 40 歲的譚維維,她也憧憬着愛情,她也向往着婚姻生活,她也期待能把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她不是不着急,而是她知道自己想要找一個什麼樣的伴侶,一起度過美好的餘生。

婚姻其實並不受年齡的束縛,無論你年齡多大,無論你在愛情裏是否曾受過重傷,你都有重新擁有愛情的機會,你都可以重新出發,重新尋找自己的幸福。

快 40 歲的譚維維依然活在少女的世界裏,她有自己的粉色王國,粉色的牀,粉色的帽子,粉色的包包,她懷揣着一顆少女的心,猶如十八歲時的姑娘一樣一如既往的相信着愛情,也不急不慢地等待着真愛的來臨。

她曾披着頭紗站在臺上對着歌迷朋友們唱: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是的,我在等,多久都會等。她會樂觀自信的對大家說:

“沒關係 ,獨身的我也很幸福”

“晚婚不晚,我只是再等這世上唯一契合的靈魂。”

《奇葩說》裏範湉湉的說過一段讓人難忘的話:

愛情,是生活的附加題,從來不是必選題!我覺得,婚姻也是。 沒有人規定,在幸福的配方里,一定要有婚姻。

如果我們這一生都找不到自己和自己同頻的人,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婚姻,那麼就做好自己,努力讓自己幸福快樂。

隨着年紀越大,我也越來越害怕面對父母的逼問:“你爲什麼還不結婚,你還在等什麼?”他們的這種關心有時候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有時候我會刻意去逃避這個問題,爲此我會盡量減少和爸媽交流的時間,因爲我知道最終的話題一定會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結果一定是不歡而散。

我聽到媽媽無數次在我緊閉的房門外來回踱步,我心裏分外清楚她想跟我說什麼,那是她已經說過無數遍的話:“姑娘,再過年就 28歲了,你打算什麼時候嫁人呀。”

有時候我爸媽這種過分的關心會讓我心力交瘁,他們越來越咄咄逼人的追問讓我不止一次心生厭惡。

他們總說:“你結婚生了孩子,我們的人生就圓滿了。”

儘管我不想按照他們老一輩的人生軌跡進行,可每次聽他們這麼小心翼翼跟我說的時候,我還是會忍不住心疼,心疼他們爲我操心了半輩子,我也想好好抱抱他們,然後告訴他們:“爸媽,這輩子我一定會幸福的呢。”

蔣勳先生在《孤獨六講》一書中提到柏拉圖的這段話:“每個人都是被劈開成兩半的一個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在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找到,因爲被劈開的人太多了。”

是啊,每一個人都是被劈成兩半的不完整體,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自己遺失的另一半,有些人很幸運,一開始就能遇到與自己靈魂契合的另一半,也有些人需要經歷些波折,但最終還是覓得良人。

王小波在給李銀河的信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只要我們真正相愛,哪怕一天,一個小時,我們就不應該有一刀兩斷的日子。

我也想追求這樣的愛情,擁有這樣的伴侶,走進一段這樣的婚姻。

3

我和西西及許許多多的姑娘一樣,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不婚,我們只是想一輩子只結這一次婚。我們放慢婚姻的步伐只是想等到那個真正對的人,再結婚。

雖然我也知道我馬上就要 28 歲了,在這個小縣城裏也已經成爲了別人眼中嫁不出去的小姑娘,但是那又有什麼要緊的呢。

我內心無比篤定,未來的某一天裏,我會遇見一個人,一個和我同頻的人,我們會互相欣賞,然後攜手步入婚姻。等他出現的那一天,我一定會帶着他到所有人面前,硬氣地說:“就是這個人,我等了好久的人,我這輩子篤定了的人,就是他。”

未來的那個人,我正努力地走在你來的路上,我相信你也正在向我走來,或許路上有些坎坷,但是沒關係,我相信在一個微風拂面的 春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們總會遇上。

記不起在哪裏讀到過這樣一段話,說得特別好:我們曾無醉不歡,也曾咒罵人生太短,唏噓相見恨晚。

我們都知道要在清醒時做事,糊塗時讀書,大怒時睡覺,獨處時思考。因爲人都會自然選擇與自己般配的人,我們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纔會遇到能同等般配的那個人。

對,我馬上就要 28 歲了,我有點孤單,卻也在繼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我從來都不想獨身,我會繼續等,那個與我唯一契合的靈魂。

END 感謝閱讀

文/毛毛蟲小姐

出自新書《做自己命運的擺渡人》現在已經全網首發。

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爲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大部分的時光,需要自己一個人去經歷,一個人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所以,我們要習慣一個人去戰鬥。儘管生活很苦,日子很難,有時身邊也沒有人陪伴。但正是通過這樣的孤獨時光,才讓我們的筋骨變得日益硬朗強壯,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強大無比。

本書記錄了許多人平凡卻溫暖的故事,他們的人生或簡單或複雜或困苦或順利。但無論身處什麼樣的處境,他們從未想過放棄和逃離,而是憑着自己的勇敢和堅持,在命運的苦海中擺渡着自己的小舟,最終到達了幸福的彼岸。

“我會一直懷揣熱情與希望、赤城與勇氣寫下去,寫下生活裏的美好與失意,感動和珍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