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是入清後的第六代皇帝,他既不英勇也不愚昧,他是一個皇帝,努力統治,但沒有取得顯著成就,歷史上有那麼多功績斐然的帝王,那些平庸卻無政績的帝王也值得寫,然而,道光不是,他是一位處在歷史轉折點和事件漩渦中的皇帝,評價他需要很多努力。

道光是入清後的第六代皇帝,他既不英勇也不愚昧,他是一個皇帝,努力統治,但沒有取得顯著成就,歷史上有那麼多功績斐然的帝王,那些平庸卻無政績的帝王也值得寫,然而,道光不是,他是一位處在歷史轉折點和事件漩渦中的皇帝,評價他需要很多努力。

道光皇帝的童年是在皇宮裏度過的,當時川楚白蓮教起義,半邊天都碎了,洪秀全69歲去世的那一年,他召集了所有的英雄人物,將發動一場比白蓮派更大的起義來奪取清朝,清朝一直面臨着週期性的動盪。

不過,道光是個幸運兒,白蓮起義由其父嘉慶結束,洪秀全則留給兒子咸豐皇帝,然而,他避免了這些,卻無法避免另一種災難,那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邊界爭端和外國侵略,這既是一個歷史性的疾病,也是一個新的世界敵人。

道光登基後不久,一向戰亂纏身的西北邊塞警告說,伊斯蘭教白山派後裔張格爾率浩漢起義,佔領了南疆喀什等4座城市,經過幾年的叛亂,紫光皇帝的朝廷大臣餘光偉命令皇帝再次作戰。

然而,來自東南沿海的鴉片毒藥和英軍的入侵,卻把道光從腦海中驚醒,他並沒有堅決抵制英國人的吸菸,然而,他別無選擇,只能抵制不利因素,最後,他不得不無奈而痛苦地接受了聯合王國在這座城市下的聯盟。

同樣勤勞的道光,同樣的部下,同樣的將領,也贏得了西北的戰功,但無法應付東南的外敵入侵,從道光看,除了西北與東南差異的客觀原因外,還存在着長期的動亂和新的敵人?

當英國艦隊進攻沿海城鎮時,道光命令他的大臣們:“上層政權不應喪失國家制度,下級政權不應參與邊界戰鬥,”因爲擔心損害中國王朝的威信,他懷有保家衛民的夙願,有盲目傲慢的慣性,基於這種混亂的心態,當定海陷落,屢遭誹謗時,道光不顧海上形勢的變化,毅然以信任抗衡英國,開了一場邊防戰,用毫無實績的祁山代替了他,即使岐山在廣州私批土地補償的違法行爲被曝光,他也因爲破壞了“舉國體制”而被免職。

住在九中的道光不知道英國從哪裏來,什麼是殖民主義,也不知道海陸戰爭的情況,他把中國王朝的尊嚴和自己的自負視爲是非,依靠虛假報道指揮千里之外變幻莫測的戰場,以免在戰爭的大起大落中陷入兩難境地?

如果說鴉片戰爭是我們第一次遇到新的殖民主義敵人,道光缺乏實際知識和思想準備,只能用傳統的武器和技術來抵抗敵人,由於清朝的自尊心和封閉的政策,他對西方世界一無所知,這種現象根植於祖父乾隆時期,是歷史造成的,對道光不應苛求。

然而,戰爭結束後,隨着《南京條約》的簽署,這一結果應該給道光敲響了警鐘,這個教訓很生動,此外,殖民主義者的脅迫也隨之而來,應該改變,從戰爭結束到道光逝世的這八年,應該說是一個化失敗爲動力的關鍵時刻,但是道光這八年做了什麼?

儘管他一再下令軍事訓練和防禦,但他重組了官方財政並試圖挽救財政,不幸的是,這些政策並沒有超過戰前的所有法令,也沒有從失敗中得到新的啓示,不僅之前林則徐對西事的探究和西書的翻譯沒有引起道光的注意,就連魏源的《海國圖志》也被忽視了。

但他之所以失敗,不僅僅是因爲他對五人失敗的原因,當然,這是中國製度的結果,但作爲道光的最高統治者,他又怎能推卸責任呢?因此,戊戌變法運動應該發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不幸的是,在過去的八年裏,沒有像洋務運動那樣的措施,從道光開始的近代中國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機會。

從道德的角度看,道光皇帝不是壞皇帝,但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如果他按部就班,不知道變化,就不一定是一個知時行樂的好皇帝,因此,中國被英國炮轟出中世紀,進入近代,道光皇帝的腳也邁入了近代,但他的思想卻停留在中世紀,他找不到任何新的時代氣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