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哈贝思”对日本造成的损失

台风“哈贝思”对日本造成的损失

这次台风“海贝丝”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灾区共有79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包括长野的前曲川、吉田河、宫城和福岛之间的伏库马川和sukawa等70多条河流被淹,导致128座堤坝决堤,其中,溃坝最严重的是长野千曲川,70米长的大坝已被洪水冲毁,附近地区的洪水深度已达2-3米,此外,北路新干线多达120节车厢被淹,相当于1/3以上的新干线列车被毁。

台风的强风并不是造成如此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而是全球罕见的超高强度降水造成的,10月12日,台风“海贝丝”登陆时,日本17个县的100多个观测点突破了24小时降雨量的历史极值,不少地方的降雨量高达1米。

过降水成因

鹤壁寺虽然是超强台风,但与历史上许多台风的风力强度相差甚远,这只是今年最大的台风,为什么哈贝克斯能带来这么多降水?

根据日本气象部门的观测,今年全球变暖对全球海洋温度影响巨大,日本沿岸海水温度比历年平均气温高2℃左右,达到27℃,此外,海面以下50米范围内的水温已经高度升温到这个温度,这意味着海水的蒸腾作用比任何时候都强,大量水汽蒸发到大气中,不仅增加了发生超级台风的概率,还大大增加了降水强度,这相当于海水从空中“轰炸”日本的另一种形式。

大坝建设迫在眉睫

日本是世界领先的水利大国,只有荷兰在河流管理方面可以与之匹敌,像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应该学习日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但这一次,日本引以为豪的滨江、海滨堤防,在超强降雨面前,却像纸糊一样,到处都是堤坝溃决。

那么,为什么日本的水坝不能承受这次降雨呢?东京大学和新川大学的专家在灾难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查看原因,他们发现,强降雨强度只是一个方面,但主要原因是河道,即使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只要河流继续正常流动,洪水就可以沿着河流流向大海,但洪水在几个具有相同特征的地方被“掐死”,导致没有泄洪和溃坝。

以溃堤最严重的前曲川为例,这条河最宽的部分是一公里,而最窄的部分只有800米,河道狭窄处,集中在拐点处,坡度大多较缓,堤防决口处也集中在这里,因为河道的深度几乎相同,河宽越窄,能容纳的水就越少,当上游宽阔的水流到达狭窄河道的弯道时,水流会因压力立即漫过缓坡坝,形成“溢流效应”,破坏大坝。

早在2010年,日本政府就通过修建一座真正的大坝来研究这种影响,以测试洪水漫过大坝造成的破坏程度,结果表明,只要洪水漫过坝顶,溢流坝部位的洪水就具有腐蚀性,坝上混凝土就会剥落一点,形成溃决只需1小时,造成灾难性后果。

原来,根据日本的评估,如此强的降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洪水,大坝高5.1米,足以确保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安全,然而,全球变暖的趋势比日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台风芙蓉给日本人上了新的一课。

日本可能会投入更多资金建设排水设施

如果没有地下神社,东京将会淹死数万人,而不仅仅是轻微的水灾,世界上最大的排水系统由日本于2006年耗资2300亿日元建成,位于埼玉县春日市,距东京市中心约50公里,该排水系统的蓄水坑深50米,整个排水隧道长6.3公里,它由59根巨大的柱子组成,戏称之为“地下庙”或“龙宫”。

面对台风“海北四号”的来袭,地下庙起到了稳定海神针的作用,它将大量涌动的河水引至地下,在洪峰过后放水,这座地下神社临时储存和排放了1200万立方米的水,拯救了东京的低洼地区,这次送出的水量是历史上第三大,说明东京的排水能力还没有达到上限。

看到这座地下寺庙的积极作用,日本今后可能会加大投资,建设如此巨大的地下排水设施,毕竟日本领土狭窄,不适合建大型水库,即使加固和修建水坝,河道拓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并发挥作用,在未来降雨强度加大的情况下,排水系统的完善这种“地下水库”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