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打仗,不怕死,敢于拼命,他带的部队也是这样,战斗风格十分犀利。

1946年,王近山六纵奉命远袭上官村,歼灭敌第104旅。

上官村位于敌纵深近100里,是一个200余户人家的村子,东、西两面临水,西有西滑村,东有陶家村作屏障。村外寨墙环绕,墙外壕沟宽丈余,积水较深,不便徒涉,易守难攻。这是蒋介石打通平汉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守敌第104旅在村内构筑有地堡和掩体,形成了严密的环形防御。

这一仗怎么打?

王近山的战术是猛虎掏心,逼近村子后,具体部署是:17旅50团首先袭取陶家村,歼灭外围之敌。49团从上官村东北角突破,51团一部在村北佯攻,主力则与49团并肩攻击。16旅从村西首先攻占西滑村,尔后以46团从村西北角实施突破。18旅主力在村南担任警戒,防敌逃跑,并相机参与战斗,还一个团担任预备队。

全纵急行军300余里,两天一夜就插入敌纵深,直逼了上官村。稍作休整后,王近山一声令下,战斗就突然打响了。

17旅50团秘密接敌后,攻占上官村东面的陶家村,歼敌一个连。49团向村东北角,51团向村北发起进攻。守敌的火力很猛。但是,在激战中,49团团长苟在合率领1营从东北角一举登上寨墙,打开了突破口。守敌十分凶猛,连续反扑,情况危急,团政委李如海带着2营及时加入战斗,巩固了突破口。

可是,16旅在西北角发起进攻后,由于敌火力太猛,46团突了几次都突不进去,伤亡很大。46团突击队队长叫吴安良,是王近山的警卫员出身,任务是攻占敌第104旅旅指挥所。

吴安良是一员猛将,结果,他带着突击队直冲敌旅指挥所,冲进去倒是顺利,谁知后面部队出了一个要命的漏洞——没跟上!于是,突破口又被守敌堵上。这样,吴安良和突击队反被卡在了“狼窝”,眨眼之间就要被敌人全歼。吴安良叫声“不好”,挥手吼道:

“快撤!”

突击队员们立即后撤。

这么一冲一撤,突击队就伤亡了80多人,眼看自己身边不少人牺牲了一大半,只剩下30几人,吴安良急了。他当警卫员开始就跟着王近山,多年的经历使他习惯性地把司令员当成主心骨,眼看手下的兵打光了,他立即撒腿就往指挥所跑,去找王近山。才到门口,他听见王近山在拿着话筒骂娘:

“冲不过去?你把那些营长、连长给我枪毙几个,你冲不冲得进?”

吴安良一听,赶紧把脚从门口抽了回来,吓得人也清醒了:我这是干吗?让司令员替我去冲锋?还是告诉司令员这仗不打了?真糊涂啊!于是又转身往回走。

跑回突击队,吴安良又带着他幸存的队员们发起冲锋。他刚冲进突破口,一梭子弹横扫过来,后面三个士兵倒在血泊中。吴安良回头看一眼,眼睛一红,大喊:“冲!”继续带着30多个残兵,向前冲了过去。

王近山见16旅、18旅久攻未克,果断地改变原来部署,下令:

“尤太忠、萧永银让你们的部队马上从49团突破口迅速进村,对敌人实施穿插分割!”

两个旅除留下小部兵力守住村口,主力改从村东北角进村,然后,从街道两侧的民房穿墙破壁,逐屋争夺,一连夺占了20几座庭院,把守敌赶到了村西南角的大院。

“投降吧,缴枪不杀!”

战士们开始向守敌喊话。敌第104旅旅长杨显明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继续负隅顽抗,并下令:“谁不冲,就当场击毙。”

王近山得报,对尤太忠旅长说:

“让46团搞掉他!”

正在这时,突然,村西南角的院子外响起“杀啊”,吴安良带着30多个突击队长出现了!他们一个猛子就冲了敌旅部。在一眨眼之中,杨显明被吴安良用冲锋枪顶住了身子,乖乖地举手,当上了俘虏。

战斗结束后,吴安良见到了王近山,告诉司令员当时自己跑去找他的事情,王近山

笑着说:

“你很聪明,当时要是跑去告诉我,你没打进去,我准把你关起来。”

这时战士们押着敌第104旅旅长杨显明、副旅长李克源来了。杨显明见着王近山,心悦诚服地说:

“贵军行动之神速,攻击之勇猛,是杨某一生中第一次看到,实在敬佩!”

王近山后来谈起这一仗说:“上官村之战,两个旅没有及时突破,我们算不上神速,攻击也算不上勇猛,不过敌军倒是被打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