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是一部影片的宣傳點,但無論何種演員也得出色的導演和給力的團隊來指點配合,才能綻放出最大耀眼的光芒。如若不然,像如今國內未上映口碑欠佳的花木蘭,或許就是負面典型,而這鍋自然不該女主角劉亦菲全背。

花木蘭目前口碑欠佳,觀衆們的評價並不高,發文吐槽的更不在少數。然而這個鍋確實不該劉亦菲全背,更多的是整體的故事編寫及製作團隊對於故事的把握出了問題, 他們拍不好中國故事。

自從《花木蘭》的早期定妝照出來後,便引發了國內觀衆的不認可。

一來是,李連杰出演的皇帝一角形象過於陰鬱,和中國傳統意義上能治理國家的君王形象嚴重不符。

二來是,鞏俐出演的女巫師一角,造型更是偏向部落風格,更着鷹爪似的手部裝飾,與故事背景嚴重不符合,很多觀衆無法理解這一角色出現的意義。

在故事中,花木蘭由於是女兒之身,所以身體裏不允許有強大的“氣”存在,最終要讓木蘭得以存活,只能通過女巫師的自我犧牲來實現?是多麼大的偏見纔會有這種,那種時代存不下兩位優秀且強大的女性設定?

的確,劉亦菲在演技上還有進步空間,但在個人看來,在詮釋中國文化、拍攝中國故事上,影片團隊的進步空間更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