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收官後《親愛的自己》成功接檔,這部劇應該是萬衆期待的,畢竟劉詩詩和朱一龍都是知名明星,有一定的影響力。確實,沒讓大家失望來了個開門紅,首播當晚奪冠取得不錯的成績。

只不過後來幾天收視率連續下滑,從一開始的2.134降到1.719,不光收視率就連劇情、演員的演技都遭到吐槽。這也算是高開低走了,不過現在才播到十集,後面還有沒有機會翻盤是個未知,但目前確實是這麼個情況。

《親愛的自己》本來可以大火的一部劇,收視率卻一路下滑。大家把責任歸咎於演員,尤其是吐槽劉詩詩演技和顏值都在退步。或許吧,劉詩詩在這部劇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但也沒大家吐槽的那麼差,可以看得過去。

這部劇收視率之所以這麼差,其中有兩個原因是編劇問題,不該演員背鍋。

一、主角光環太強大

其實這部劇很多地方,拍的還是挺真實的。例如:陳一鳴被裸辭,然後找工作各種碰壁,他的這慘狀很真實也很現實。劉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媽寶男”這一點也很真實,生活中劉洋這樣的男人太多了。

都這麼慘、這麼真實爲何還說主角光環強大,這裏的主角光環更多是用在李思雨身上。就拿收高利貸那段來說,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那樣的,李思雨那種情況只有被弄的份。

收高利貸的人本身就很流氓,就李思雨那幾下就把人家給唬住,把他們嚇跑?太兒戲了,也不知道編劇是沒見過真的的流氓,還是怎麼滴。換現實生活中李思雨那樣做,喫虧的只會是她自己,對那些流氓毛用沒有。

就這點全靠主角光環,不然早被人家弄了,沒她好果子喫。畢竟白紙黑字人家有證據,確實是顧曉菱欠人家錢,不還錢還有理了。

二、惡搞張芝芝和顧曉菱這兩個女性角色

張芝芝爲了女兒真的是煞費苦心,不惜把婆婆都給招來,但始終不討喜。她爲了孩子的心沒錯,但真的有她那樣的嗎?我真的不太理解,我想沒幾個媽媽會贊同她的那種做法吧!

這裏感覺編劇有點故意惡搞,哪有那樣貼上去的,自己什麼樣的情況自己不清楚嗎。當媽媽的要做好榜樣,什麼事還得量力而行,明明沒有那麼大的勁你非得用那麼大力,只會適得其反坑了孩子。

顧曉菱也是啊,她這種一心想找有錢男人的女人也大有人在,但沒她那麼蠢吧!自己不願意努力一心只想找有錢人,自己又沒見識,就想借高利貸提升一下自己釣凱子。所以不清不楚地簽了合同,人家上門要錢卻怪人家合同太厚,沒認真看才籤的。

大姐你是三歲嗎?敢借高利貸,借吧竟然還敢隨隨便便籤合同,牛逼了。最後還不是得李思雨替她還錢,前面剛還十三萬現在又十一萬,這簡直就是個無底洞。

我個人覺得張芝芝和顧曉菱這兩個角色,分明就是在惡搞。生活中是有她們那樣的人,但沒那麼過火的。當然影響收視率、口碑的不僅僅這兩個原因,但我覺得最起碼這兩個原因,不該讓演員背鍋。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