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開示:

世間人爲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來講,無邊的大苦都是因爲有夫婦之事,纔有這個苦。

所以,真佛法不但講夫婦之邪淫不可有,連夫婦之正淫也要斷,這就是出家人不結婚的道理。其實情慾是生死之根,所以佛陀對斷淫這個法說得最透徹。

諸位是受五戒,才初發心學佛嘛!所以講到淫戒,只告訴諸位不要邪淫,正淫就好了;但是學佛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就是了生死。無邊的大苦都是因爲有生,有生必有死,我們要如何解脫呢?這就要受戒、持戒。

現在大家來受戒,就是爲了要求解脫。要解脫就須斷淫慾,斷淫慾梵行才能修成;染淨二行必不能同時生存。有了染行就壞了淨行,必要有清淨梵行方能了生死啊!

受戒,受什麼戒才真正能一生就解脫呢?這就是佛陀所教我們的真實之法──要離情愛、奉持沙門戒法。

要知道,生死從哪裏來?六道衆生都在生死輪迴之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般人只知是從媽媽的肚子來。不錯!是從媽媽的肚子來,但爲什麼人會到媽媽肚子呢?因爲有情慾,顛倒想。一有了顛倒想,霎時昏蒙就投胎了。

什麼是顛倒想呢?顛倒想就是慾念。人就是從動淫念而來,也就是中陰身來投胎時有此慾念。因爲有情有愛,有情纔有愛嘛!

愛就是苦的根源,一切的苦皆從愛慾而來。有愛就造“生”因,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不可能。生死是個大苦趣啊!你想斷絕苦,就要斬情絕愛,千萬不可有顛倒想。

要想了生死,不受凡夫之苦就不要生,不生纔不滅,不生不滅纔是本性真如清淨之法。那決定要斷淫慾,斷淫慾纔是之道。你能離欲,連你沒有慾念、不貪愛,就不會受胎的。

出家人爲什麼不結婚?就是要修梵行。爲什麼要修梵行?就是爲了離這生死。貪慾是根,淫行是緣;貪慾之因得遇淫行之緣,因緣相會就有生死;貪慾之因得不到淫行之緣,因緣不合,怎麼會有生死呢?你怕生死苦嗎?那你就不要有邪因邪緣啊!

因此,五戒守得好,夫婦之外沒有其他不道德的行爲,培養這清淨之因,就有善根進一步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第三條是不淫,不但不邪淫,連夫婦的正淫也斷。

這就像維摩詰居士:“雖爲白衣,奉持沙門戒法;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梵行是印度話,“梵”是清淨的意義;雖是夫婦不行夫婦事,同出家人一樣,在污泥而不染,這就是不淫。斷邪淫不墮三惡道,斷正淫才能夠了生死。這纔是佛法真正之道,明白了嗎?

梵行的功行怎樣呢?也是有生!什麼生?蓮花化生,蓮花化生都是清淨之體啊!不要以爲:“如果大家都出家,沒有了夫婦,世間人不是絕種了嗎?”哪是這種下劣的觀念?不結婚,世間人的苦惱就盡了;修梵行,將來這一切世間人就蓮花化生,這裏就是佛國,最極清淨的嘛!不要把因果弄顛倒了。

照佛法來講,不結婚,保持童貞的男女,就算沒有聞佛法,將來還是昇天──升色界的梵天。梵天沒有男女之慾,有男女之慾還是在欲界天。

梵天的衆生都是清淨之體,沒有夫婦之慾;當然三界都是不究竟的,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修行一定要出離三界,如果守五戒不邪淫,只可保持不失人身,一定要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出離三界。

上妙下蓮老和尚簡介:

上妙下蓮老和尚,臺灣靈巖山寺開山主,安徽巢縣人,九歲童貞入道,二十歲受具足戒於南京寶華山,而後參學於蘇州靈巖山寺,以淨宗爲依歸。

民國38年,二十八歲時先後於香港大嶼山及青山閉關二十年;除閱藏唸佛,並虔修般舟三昧二十次;每次九十晝夜中不坐、不臥、不睡、日中一食,誓證唸佛三昧。

二〇〇八年農曆五月二十二日,老和尚身無病苦,安詳示寂,世壽八十八歲,戒臘六十八歲。老和尚唸佛境界甚深難思,已超五濁重圍,生死關鍵來去自如,非凡人可測,故圓寂前提到:“我自己唸佛,自己去西方,去到西方決定上品上生,不是還等你們來助念纔去。我隨去隨來,都沒有離開你們。”

老和尚曾發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並加第四十九大願:凡見過我的面,聽過我的法,乃至聞過我名號的人,我都要度他,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他此生不能生西方,我必定再來化度,直至他生西爲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