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間,有一個志願軍朝着友軍高喊道,向我開炮,結果卻被敵軍意外俘虜,美軍當時給了三條路,他選了最痛苦的最後一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被俘的士兵名叫蔣慶泉。他很早以前就跟隨戰友去了朝鮮,有一次,蔣慶泉所在的部隊遭到了敵人的圍追堵截,裝備極其精良的美軍,對蔣慶泉等人的陣地發起衝鋒後,很快就贏得了勝利。在這個緊急時刻,蔣慶泉用步話機跟友軍彙報消息,同時他向友軍喊道,向我開炮,他寧死都不願意成爲俘虜。可惜他壯烈犧牲的願望並沒有實現,只是被猛烈的炮火打暈了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已經被敵人抓獲,成了俘虜。

當時敵人給了他三條路,第一是背叛祖國加入美國,因爲美國人也對蔣慶泉這樣寧死不願屈服的戰士,特別敬佩,願意接納他,讓他成爲自己的一份子,第2條路就是去臺灣地區生活,當時的臺灣雖然跟大陸是一體的,但是內部關係卻有一些混亂,國民政府一直跟美國方面交好,還積極的對大陸採取各種軍事行動,如果蔣慶泉被美國送到臺灣的話,他確實可以保住性命,而且過上不錯的生活。第3條路是繼續留在俘虜營中,以俘虜的身份接受嚴刑拷打,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蔣慶泉沒有屈服,他選擇第3條路咬緊牙關,堅持在監獄中過日子,希望戰爭儘快結束,儘快迴歸祖國大陸,跟自己的戰友團聚。

過了一段時間,中國志願軍通過種種努力贏得全面勝利,將敵人徹底擊潰,蔣慶泉也克服重重阻礙,回到了祖國。20世紀60年代,在國家的安排下《英雄兒女》這部電影上映,很快就紅遍大江南北。其中有一個角色就是以蔣慶泉老人爲原型設計的,他壯烈犧牲時的畫面,感動了無數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