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島(俄羅斯叫南千島羣島)歷史上原屬於日本,二戰時被當成戰利品送給了俄羅斯,不久後,俄羅斯就通過行政和國家法律的方式將北方四島正式納入俄國版圖。但是在二戰結束後把北方四島劃給俄羅斯的相關規定條約裏,卻沒有俄羅斯的正式簽字,加之後來英國、美國等當事國態度變得模棱兩可,於是日、俄兩國的爭端開始公開化,日本一直想着通過和平談判方式收回北方四島,但俄羅斯一直沒有答應。

俄羅斯爲什麼不願意把北方四島歸還日本呢?說到底還是爲了利益,一是因爲北方四島擁有豐富的資源。北方四島總面積爲4996平方公里,煤氣儲量約16億噸,黃金儲量1867噸,銀9284噸,鐵2、73億噸,硫1、17億噸,比黃金還貴重的錸儲量高達36噸。總的來說,北方四島的總資源價值達458億美元。這是一塊“肥肉”,所以歷來深受日俄兩國的重視。

二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東臨太平洋,西爲鄂霍次克海,是俄羅斯所剩無幾的自有出入海洋的重要通道,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戰略要地,在地理上可以在遠東牽制日本,給日本人上上一道“金鉤咒”,而且完全封閉了日本進入鄂霍次克海的各條通道。對於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北方四島,俄羅斯怎麼能夠輕易放棄呢?

但是日本對北方四島收回的決心是堅定的,幾十年都一直在努力。在安倍晉三當政的幾年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先後見面20多次,幾乎每次都要涉及到北方四島歸還問題,可惜沒有任何結果。按理說,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國富民強,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人均收入都要高於俄羅斯,在日本通過和平談判渠道達不到目的的情況下,爲什麼不使用武力收回北方四島呢?這裏面自然有很多原因:

首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受戰後公約的制裁,放棄了關於北方四島的主權要求,《雅爾塔協定》規定英美兩國同意北方四島歸蘇聯所有,這是戰後公約劃分的結果,日本貿然奪島,相當於公然撕毀戰後協定,挑戰世界秩序,這一點不僅俄羅斯不會允許,英國、美國也不一定會同意。

其次,日本和平憲法規定日本放棄國家的戰爭權力,自衛隊只能起到象徵性的防禦作用,所以對北方四島發動戰爭的提案不可能獲得通過。同時日本自衛隊也被美國限制,不能獲得進攻性武器,且不能在脫離美國控制權的情況下私自發動戰爭。

再次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忌憚于軍事實力的差距。在當時雖說蘇聯走向解體,但是蘇聯留下的大部分重要武器都被葉利欽繼承了下來。二戰之時就嚐到核武器滋味的日本,自然不想在幾十年之內再次遭受核武器的打擊。如今,除了核武器之外,俄羅斯的常規武器也大多實現了科學化、現代化,成爲全球名副其實的軍事強國,是僅次於美國的核大國,只擁有10萬兵力且只能在本土作戰的日本,不敢也沒實力與俄羅斯抗衡。

所以說日本是不敢貿然向俄羅斯動武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