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4年搞定了新造車,我和Emma 4年才完成一次新造書。

坦白說,寫這本40萬字的《火星人馬斯克》,初衷並不包括對銷量的追求。

第一,4年前啓動這本書時,馬斯克、特斯拉、SpaceX在中國還不算很火,質疑還很多。

第二,紙書早就不是這個社會的流行媒介了。寫一本書需要衝動,買一本書更需要衝動,看一本書需要持續的衝動。

第三,就像大多數人最初不願接受一箇中國人打造的全新高端電動車品牌,很多人也自然會覺得:兩位中國作者,撰寫一本關於硅谷創業者的書,內容能靠譜嗎?

第四,絕大多數沒成爲暢銷書的書,累計版稅收入還不如自媒體接一篇軟文呢。物質激勵相當有限。

我們寫這本書,就是因爲我們想寫而已。原本計劃親朋好友擼一圈,賣個千八百冊,差不多了。

沒想到......

//「 什麼是真的熱愛?」

沒想到,現實給了我們許多驚喜。

有一些特斯拉車主,在車友羣裏看完了就開始推薦。還有人自發發起了“讀書公告”。大家一起在羣裏刷書的感覺,很奇妙!

有車友把書和自己的特斯拉同框,在社交媒體上Po出。看起來書的封面和車的內飾真的很搭。

說到封面,需要插播一下:有些人以爲封面的圖是圖庫買的,其實是自己畫的。

我們不喜歡暢銷商業書那種大紅大黃的封面,那樣更有利於賣書,但我們希望封面傳遞出獨特的寓意:有一天你我會坐在飛船裏,往返於火星、地球(或者還有三體星球)之間。

創作封面的藝術家是前中央美院教師,現在蔚來擔任產品經理的鞏海寧

她才華橫溢,起草了6個不同的草圖方向。最終我們一起選擇了唯一沒有馬斯克頭像的版本。

因爲那個頭盔下面的人不必是馬斯克,Ta可以是你和我。Ta越不是馬斯克,馬斯克和SpaceX的工程師們今天做的事情才越有意義。

更開心的是,這本書吸引到的不光是特斯拉車主,還有各路不同的朋友。

▍一位知乎用戶

以SpaceX火箭的速度,讀完了本書,通過知乎私信和我做了一番交流。看個人資料他還是一名學生——他的語言組織和思考深度,讓我覺得後生可畏。

▍蔚來ES8車主、微博用戶Iron-7ee

從微博發來了私信:“我還沒讀完,目前感覺是,這本書文風平實,通過對行業的發展背景和現狀分析,結合馬斯克獨特的精力和與衆不同的經營理念,力求讓大衆客觀地認識智能電動車,瞭解未來的大趨勢。”

“謝謝你們寫了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

▍微博用戶高進修

在微博發了一個帖子,說這本書不只適合喜歡特斯拉,SpaceX和馬斯克的人。

另一個讓我們虛榮膨脹的是,看到一些創業者和專業人士給予我們鼓勵和肯定。

▍自動駕駛大牛、文遠知行CEO韓旭博士

因爲有不少投資人都特別欣賞馬斯克,所以韓博士批發了《火星人馬斯克》,準備送給投資人。投資人最不缺錢,所以要送禮的話,沒什麼比書更適合。

Emma簽名簽到這隻手都酸了

▍榮威R

更沒想到,榮威R標背後的神祕操盤手,也看了我們的書!

▍傑蘭路汽車諮詢公司總經理朱鍇

作爲汽車產業資深從業者,朱鍇從去年開始成爲了一名創業者。他第一時間下單了100本,說是留做客戶拜訪的禮物。

“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創業者、產品和品牌之間的關係。人們對馬斯克、喬布斯這樣的人物很感興趣,甚至奉若神靈,並不是因爲他們的個人魅力,而是因爲特斯拉和蘋果推出了超出時代認知的產品。”

”塑造個人標籤不容易,塑造品牌標籤更難,兩者結合在一起難上加難。但馬斯克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個人品牌讓特斯拉等旗下產業進一步昇華,幾乎每位體驗過特斯拉不同之處的車主都會在心裏感慨馬斯克的牛逼。這可能是做品牌的最高成就吧。”

▍微博電動車KOL董買買

作爲特斯拉Model X、蔚來ES8和EC6的帽子戲法電動車主,買買說:“一本適合普通人的馬斯克書籍,沒有不着邊際的一通猛吹,都是合乎事實邏輯的推演。”

▍一位東風日產的老朋友

我剛開啓職業生涯時的導師之一,正在醞釀日產戰略級電動車的市場工作。她默默下單了一本,卻在同一天收到了兩本。

"什麼是真的熱愛?”

這就是。

但我和Emma需要特別申明的是——雖心中帶有「真的熱愛」,但這本書寫的並不飯圈。我們確實欣賞馬斯克、特斯拉、SpaceX和他辦的獨特學校,但無意吹捧他們。

吹捧對於這樣的創業者和他做的產品,是不嚴肅不尊重的。恰恰相反,比如本書第五章中談及營銷的部分,我們試圖用大量案例,爲大家心平氣和的解構這個表面上「半人半神」的宗教級品牌領袖,到底如何用創新手法、打造出強勢的個人品牌。

褪去對宗教領袖的盲目信仰,解析事物的本來面目,這是我們的價值觀。

// 首印告罄,逼近小目標

自8月9日京東圖書預售啓動,印5000冊很快告罄,電子工業出版社已兩次加印。

我們大膽設定的1萬冊小目標,才一個月就很靠近了,確實出乎意料!

一度位於京東自營經管類圖書的暢銷榜第二名

除了首發平臺京東,已開始向當當、天貓、新華書店等其它平臺陸續鋪貨。

// 下一步我們會做什麼?

我們正在利用各方面的反饋,對書做可能的調整:

短期:如印刷紙張替換,錯別字修訂。

中長期:會考慮再版時優化排版設計。

同時,電子書也在準備ing,會登陸微信讀書、Kindle、京東等主流電子書平臺,時間可能在年底了。

這裏要特別感謝兩位朋友:

電動車KOL常巖,Model 3車主,毫不客氣的指出了這本書的一些問題:

有一些錯別字和表達的不規範,裝幀和字體值得優化,章節之間的關係不太夠明顯,紙張顏色偏懷舊復古,和這本書的現代科技氣質不符。

這一輪加印的書,會把偏黃的紙張替換成更白的顏色。也會修訂一些錯別字問題。

微博用戶文少俠去游泳,一名專注美港股的自由投資者,他發來一封私信,指出了整本書21處疏漏和錯誤,並附上了21張細節圖。這種考究的讀書作風和對我們的格外關照,讓我們既慚愧又感動。

文少俠指出的大多問題,確實存在。我們會在下一次印刷時改正。

// 附上本書的序

老翟,公路貨運物聯網平臺G7創始人,同時投資了嬴徹科技自動駕駛卡車。

請他爲本書作序,不是因爲他是我的CEO,而是因爲他是一位老清華理工男、喜歡讀書的思考者,過去30年一直在努力推動傳統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熱衷於駕駛Autopilot狀態下的Model 3,熱衷於推動自動駕駛走進現實。

老實說,老翟用這篇序完成了我寫完全書都未能做好的貼切歸納,他說這本書是「關於馬斯克獨特選擇的故事」。也許這分貼切正源於創業者之間的互相理解。

該序是關於本書,最早也最深刻的用戶反饋。

《火星人馬斯克》序

2019年4月的一個週末,正是特斯拉飽受質疑、股價跌下深淵的時候,我和太太到特斯拉北京直營店去提車。那天黑壓壓的提車人羣讓我難以忘懷,排了整整五個小時後,我才收到這臺藍色的Model 3。收到車的那一刻,我在想的是——到底是什麼讓華爾街精英與全世界排隊提車的用戶有如此不同的認知和選擇?

我對自動駕駛的發展一直充滿好奇,自己創辦的G7也和普洛斯、蔚來資本一起,投資發起了一家名叫嬴徹的卡車自動駕駛公司。我們都相信自動駕駛是改變物流、甚至改變世界的偉大技術,因此我們取了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名字來稱呼這樣一家公司。我很喜歡在Model 3上開啓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到今天爲止,已經積累了至少3000公里的“自動駕駛”經驗。就現狀來看,這項技術肯定不是絕對安全的,有一次在高速上碰到右側道路被封,路中央擺了隔離墩,在距離僅幾十米的時,我猛然發現傳感器和算法並不認識低矮的中國隔離墩,沒有絲毫減速和避讓的意思,我不得不緊急變道,險些就遭遇重大事故。儘管如此,我仍然一進北京環線或高速,就把車輛切入到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模式,將方向盤和油門交給算法。這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新程序。我發現它先是“學會”了自動變道、後來它對變道的時機把握和操作手法越來越像個老司機。有一天,當Model 3從最左道一條條挪到最右道、又自己打着右轉向燈駛出離我家最近的高速出口時,我知道自己再也不會回頭購買任何一輛“傳統車”。

在很長時間內,我逢人便講述我的自動駕駛體驗,希望遇見的人能相信:人類需要持續幾個小時全神貫注、瞪大眼睛努力抵抗疲憊、完全依靠自己長時間駕駛的時代,就要過去了。這個純體力活兒機器會比我們幹得更好更安全。對於我的親身經歷,即使多數人都聽得饒有興趣,但只有少數人願意相信。同時,有更少的一部分人堅定信仰,以致於願意承擔實踐自動駕駛的風險、或到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裏做一份工作,甚至掏錢投資於相關公司。

說到底,對於“What is a Car”這個終極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目標和選擇。伊隆·馬斯克以及他的特斯拉已經做出了極爲堅定而獨特的選擇。這種獨特選擇使得他有可能獲得無限的榮耀,也因此必須經歷極大的風險和磨難。

本書就是關於伊隆獨特選擇的故事。拿到作者一苒的手稿後,我用幾十個小時讀完了這本書,一如我所瞭解的作者本人,本書沒有一句對伊隆所謂“情懷”的主觀渲染和感性鼓吹,而是大量關鍵事實、以及基於深入的、系統化的關鍵事實所勾勒出來的,關於馬斯克、特斯拉、SpaceX的背後邏輯。對於企業和企業家來說,從理念到改變現實,獨特的產品是唯一重要的武器和表達方式。這本書詳細講述了特斯拉和SpaceX所處的產業環境,以及它們爲里程碑產品所做的關鍵思考,比如,Model3 這款戰略車型身上體現出的堅定取捨:摒棄了內飾精緻和舒適度,追求續航和先進的軟件功能。這讓我清晰看到,馬斯克創辦的公司,如何在今天的產業環境下,用代表明天的產品,來召喚來更多用戶加入他的選擇,一步步在現實中超越極限。

書中寫到了馬斯克和他旗下企業對工作方式的獨特選擇,作者稱之爲馬斯克的“創業密碼”,用來揭開類似特斯拉這樣的新物種爲什麼可以超越極限,交出一個又一個劃時代的產品。比如在企業內部,對那種高中層幹部不幹具體工作、只是層層分發任務的“命令鏈”型工作方式的鄙視和顛覆。對啊,活在“命令鏈”裏的人,怎麼創作未來呢?

所以,這不是什麼密碼,如果有,也是我們自己選定的,在這個技術和周圍各種事情都在迅猛變化的時代,如果你領銜創辦一家面向未來的企業,或是作爲這家企業的一名員工、股東或是用戶,或多或少,都如同馬斯克一樣,爲自己選擇了不滿現存秩序的故事版本。閱讀這本關於馬斯克的故事,有助於我們洞察這類故事主線中的共性,預備好坦然接受這類故事中必然的磨難,當然,最重要的,從其中大大小小、具體且獨特的抉擇中,汲取越過一切磨難的能量。

物聯網平臺G7 創始人、CEO,翟學魂

2020年4月9日

歡迎掃碼入羣

討論關於馬斯克和本書的相關話題

對作者提出建議、批評、問題和內容反饋

在後續的加印、改版和電子版中幫助這本書變得更好

還可以在羣內購買

一苒/Emma簽名版《火星人馬斯克》

定價79元 全國包郵

這幾天,本書正在參加京東自營圖書「滿100減50」活動:

最後呼應一下本文標題:

如果有人能把這本書放到馬斯克桌上,我和Emma會飛到你的城市(或者請你飛到我們的城市),請你喫最好的午餐。

此約定終身有效,就算你移民火星,也不反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