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冷兵器,在我國曆史悠久的兵器發展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們腦海裏往往更多的是聯想到比較落後的古代社會,因爲當時科技沒有那麼發達,冷兵器成爲了主導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但隨着熱兵器的不斷發展,冷兵器也漸漸被取代。最近,網上曝光了一組照片,解放軍裝備上了新式武器——關刀和狼牙棒。

站在高地山坡上的解放軍

乍一看,是不是有一種回到古代的既視感?圖中可以看到解放軍戰士們手持長刀和狼牙棒,並排圍在高地山坡上,因爲長刀與三國關羽手持的兵器青龍偃月刀形似,所以被外界稱之爲關刀,遠看可謂是威風八面,但冷兵器似乎適合古代戰爭,在現代科技發達的社會,爲何作爲冷兵器仍“備受青睞”呢?

手持關刀的士兵

簡單、實用、高海拔地區更可發揮其優勢

青龍偃月刀參考圖

冷兵器是指不利用熱能和化學反應推進的方式,以最直接的形式“真刀真槍”與敵人拼殺,冷兵器的操作沒有太多的複雜的功能,用起來相對也比較簡單,防守在高海拔地區的邊防戰士,因爲地形的原因,他們的體格也會比較強壯,這種新的冷兵器(關刀),總長度約爲1.8米,關刀本身的特點就是一分長一分強,當然這也需要戰士們長期的練習,纔能有精湛的刀功,結合高原地勢下,也更容易發揮其長度的優勢,近戰打擊敵人。

一定程度安全性較高,聲音小,不易被察覺

在我國現代部隊中還可以看到一種冷兵器的身影,那便是弓弩。弓弩是古代最強的兵器之一,威力驚人,它是古代軍隊防守城池的重要兵器,弓弩主要由臂、弓、機三個部分組成,“臂”一般用木材製成,“弓”裝在臂的偏後方,“機”是弓弩最重要的部位,多爲銅製。

速射弓弩圖

那在現代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國爲何還用弓弩呢?弓弩相比槍械,射程可能沒那麼遠,但它的聲音可謂是“悄無聲息”,在執行特殊任務時,需要不被敵人發現,弓弩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反觀槍械就很難做到這一點,有時槍械容易發生走火,有一定的潛在危險,弓弩的安全性要更高。

還有哪些經典的冷兵器值得被開發?

雙鉤實物圖

。其一般形狀彎曲,鉤是由戈演化而來,在春秋時期,鉤、戟並用,從出土的銅鉤來看,它的形態與戟相似,只是在戟上又多加了利刃,相比戟它的實用性要得到了更好的提升,鉤也分爲很多種,比如長鉤、短鉤以及雙鉤等,各有優勢,近戰可以發揮不錯的作用。

飛鐃實物圖

飛鐃(náo)。是一種投擲兵器,簡單的來說就是暗器,其本來是作爲一種打擊樂器,之後被改造爲殺傷力很強的兵器,它是由鋒利的刀和刃組成的,攻擊距離遠,範圍廣,它利用在空中快速旋轉的向心力,甚至可以把石頭削碎,更何況是飛到人身上,當然殺傷力強,操作難度也是比較大,如果能熟練這個兵器,在現代作戰中,應該也有特殊的用處。#冷兵器#

總結

冷兵器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古代人智慧、勞動成果的象徵,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他們那個年代的場景,兵器在最開也許只是一個用來做一件簡單事情的工具,演變成發起戰爭的武器或並不是初衷,很多冷兵器雖不再實用,但它作爲一種文明依舊值得被銘記和借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