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吉利德210億美元加碼腫瘤領域 抗體偶聯藥物“風雲再起”

9月14日,低迷了八個月的全球醫藥併購市場迎來今年最大一筆交易。

吉利德科學和Immunomedics宣佈,兩家公司已達成最終併購協議。根據該協議,吉利德將以每股現金88美元的價格收購Immunomedics,該價格比Immunomedics在2020年9月11日的收盤價溢價108%,交易額約爲210億美元。

該交易獲得了吉利德和Immunomedics董事會的一致批准,預計將在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此次要約收購不受融資條件的約束,吉利德將通過手頭上約150億美元的現金以及約60億美元的新發行債務進行收購。

這意味着抗病毒巨頭吉利德近年來在腫瘤領域的頻頻佈局又添一員“大將”:吉利德將獲得Immunomedics手中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並被認爲是腫瘤產品線上的基石類藥物。

此次交易也是西門子164億美元收購瓦里安之後,今年又一筆大型投資,爲2020年“平平無奇”的全球醫療併購增添了新的色彩。

腫瘤領域排兵佈局

此次大手筆的併購是吉利德繼2017年119億美元收購CAR-T公司Kite Pharma,2020年3月初花了49億美元收購腫瘤免疫公司Forty Seven、5月與Acrus Biosciences達成總額20億美元的十年長期合作、6月以2.75億美元收購Pionyr公司49.9%的股權、7月花3億美元收購Tizona 49.9%的股權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動作之後,又一次出手佈局腫瘤治療領域。

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吉利德表示近2年時間裏與13家外部創新藥企達成多項交易合作,涉及交易總額超400億美元。

此次收購吉利德獲得最重要的藥物是近年來的大熱門品種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這是首個Trop-2定向抗體偶聯藥物。

Trodelvy今年4月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療法的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Immunomedics還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提交補充的生物製劑許可申請(BLA),以支持Trotrovy獲得全部批准,同時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在歐洲申請獲批。

三陰性乳腺癌約佔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5%至20%,通常被認爲是最具侵襲性的乳腺癌。HR+/HER2-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的70%以上。

除mTNBC之外,Trodelvy還在進行治療三線HR+/HER2-乳腺癌的3期臨牀試驗和膀胱癌的2期臨牀研究。其他正在進行的研究正在評估其作爲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其他實體瘤類型的潛力。

花了這麼大一筆錢收購,Trodelvy是被吉利德看作腫瘤領域的基石藥物存在的:“將在Kite和Gilead針對血液惡性腫瘤患者的現有上市產品和晚期臨牀候選產品,包括Yescarta、Tecartus和magrolimab的基礎上,爲Gilead帶來一款擴大和深化其實體腫瘤產品線的基石產品。”

除了乙肝、丙肝、HIV等抗病毒藥物,腫瘤是吉利德目前更爲重要的投資方向,特別是在丙肝藥物組合銷售額連續下滑之後,新的藥物組合成爲其未來拉動業績增長越來越重要的部分。

根據吉利德最新發布的2020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業績,2020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總收入分別爲51億美元和107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的57億美元和110億美元相比,均有所下滑。吉利德方面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於疫情,慢性丙型肝炎病毒產品的銷售量減少,就診和篩查減少。

9月14日,東方高聖深圳公司總經理瞿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爲,“對於吉利德而言,肝病市場劇烈收縮,急需補充新的管線,腫瘤正是其重點領域,其優勢在於丙肝藥物積累的豐富現金儲備。Trodelvy已獲得FDA批准,用金錢換時間和空間。Immunomedics作爲中小型生物製藥公司,被大藥企併購是主要出路,尤其是被吉利德的高額併購,絕對是非常好的退出機會。”

吉利德預計此次併購將加速收入和每股收益增長:Trodelvy在mTNBC和其他實體腫瘤領域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除了立即加速吉利德的收入增長外,收購預計將對2023年吉利德的非GAAP每股收益產生中性增長,並在此後產生顯著增長。

“吉利德在腫瘤領域已佈局CAR-T、CD47、Trop-2、CCR8、JAK、PD-1等,重點圍繞腫瘤免疫及新興技術如CAR-T\ADC,存在很大想象空間並存在協同聯用機會。”瞿鎔認爲,雖然花費較大,但所選標的都是該領域進度最前者,“高價買頭名,打造腫瘤免疫矩陣來應對丙肝藥銷售斷崖,方向沒有問題,關鍵看後續產品落地執行情況。”

新熱門:抗體偶聯藥物

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通過一個化學鏈接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藥物連接到單抗上,單抗作爲載體將小分子藥物靶向運輸到目標細胞中。通過藉助抗體對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特異性識別作用抵達目標細胞,在內吞作用下進入細胞,釋放毒素小分子,發揮殺傷作用。

ADC藥物的優勢在於既有抗體藥物的精準靶向作用,又有小分子細胞毒藥物的強力殺傷作用,由此成爲各家追逐的焦點。

對於ADC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但是直到2000年,輝瑞研發的首個抗體偶聯藥物Mylotarg才被FDA批准用於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但由於偶聯技術、靶向性、有效性等受限,完整的抗體偶聯藥物在血液中不穩定,導致致死性毒性的產生,於2010年自主撤市。

之後隨着技術改進,新型抗體偶聯藥物Adcetris於2011年被FDA批准用於治療淋巴瘤,2013年Kadcyla被FDA批准用於HER2陽性乳腺癌,這是首個針對實體瘤的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再次進入更多研發人員視野。

2019年,FDA一連批准3個ADC藥物上市,抗體偶聯藥物成爲近兩年新藥獲批和交易併購的大熱門。阿斯利康分別在2019年3月和2020年7月27日達成兩個抗體偶聯藥物的交易,交易額分別爲69億美元和60億美元。

ADC藥物的靶點和適應症也越來越多。其中Enhertu從遞交上市申請到獲批不到3個月,EvaluatePharma預計到2026年,腫瘤是全球藥物市場佔比最高的治療領域,其中Enhertu的上市是主要推動因素之一。此次吉利德獲得的sacituzumab govitecan則是最值得期待上市的十大藥物之一,並預測在2024年其銷售額將達到15.89億美元。

“ADC爲新型的治療技術,憑藉獨特的抗體偶聯細胞毒藥物,存在獨特的藥物性質,目前在罕見癌種、終末期病人展現了無可替代的療效,如T-DM1、DS-9201、IMMU-132等,同時存在衝擊一線的機會,如DS-9201,同時作爲一類平臺性技術,存在很強的技術壁壘與延展性,未來市場會進一步高速拓展。”瞿鎔指出,2019年FDA批准的7款抗體藥物其中3款爲ADC,ADC也位列2019年生物製藥領域融資金額及授權金額榜首。Immunomedics旗下TROP-2靶點ADC藥物未來存在向1、2線前移機會,“同時Immunomedics作爲一個ADC平臺性企業,具有很強的拓展性,符合吉利德轉型訴求。關鍵是否買對,而不是價格高低。”

事實上,國內也有多家藥企在緊跟這一波熱點,如科倫藥業、百奧泰、多禧生物、君實生物、凱地生物等公司都在開發以TROP-2爲靶點的抗體偶聯藥物。

(作者:盧杉 編輯:張偉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