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家中醫藥法,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20”行動,發揮大學國醫堂在中醫藥傳承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助推安徽省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9月10日上午,安徽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亳州門診部正式揭牌,校長彭代銀、副校長李澤庚、國醫大師徐經世、亳州市政協副主席龔豔玲、亳州市衛健委主任胡秋雯、安徽協和成藥業公司董事長李素亮及學校相關處室領導出席揭牌儀式。儀式由安徽中醫藥大學資產經營總公司總經理、國醫堂主任張亞輝主持。

龔豔玲在揭牌儀式上發表講話,她指出,安徽中醫藥大學作爲安徽省惟一的中醫藥高等學府,實力雄厚,是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藥品臨牀研究基地。近年來,亳州市強力實施“以藥立市”發展戰略,中醫藥產業發展已步入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關鍵節點。此次安徽中醫藥大學與亳州市人民政府簽訂全面合作協議,並與亳州優秀藥企協和成藥業有限公司共建安徽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亳州門診部,積極提供中醫藥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決策諮詢服務,助力亳州培育高素質中醫藥人才,提高亳州中醫藥服務水平,爲亳州中藥產業現代化集聚發展及基地建設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李澤庚在致辭時指出,安徽中藥大學國醫堂作爲安徽中醫藥大學直屬公立醫療機構,是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服務、中醫傳承、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雲集了以國醫大師徐經世教授爲代表的一大批國家級、省級名中醫及中青年專家,是安徽中醫藥大學這一中醫藥界的高知羣體面向社會,服務大衆的重要窗口。亳州市作爲神醫華佗的故里、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明代的“中華藥都”,今朝的“世界中醫藥之都”。學校希望,此次與產學研合作單位安徽協和成藥業有限公司共建安徽中藥大學國醫堂亳州門診部,能夠進一步打造新時代下中醫藥“前醫後店”的發展模式,讓安徽中醫藥大學國醫堂的健康理念及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爲亳州市中醫藥事業和亳州市人民健康服務的創新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做出中醫藥人應有的貢獻。

揭牌儀式後,以張玉才、儲全根、董昌武、陳朝暉、萬四妹、李永攀等9人組成的學校國醫堂老中青專家團隊開展了大型義診活。活動期間,來自亳州市各地的羣衆絡繹不絕,專家們不辭辛苦、熱情周到地爲每位患者把脈會診,開展了中醫內科、骨傷、鍼灸、刺血、推拿等診療活動。據統計,此次義診活動共接待患者200餘人次,在亳州當地產生了積極影響。(朱夢倩/文 劉姍姍、劉澤宏/圖 張亞輝/審覈 尤志成/編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