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開局6輪不勝的大連人在本輪中超有殺進分區前四的機會。不過,連續第二場比賽丟掉領先優勢只拿到1分後,他們的排名依然是大連賽區的第六位。

開賽前6輪,大連人1場未勝,積分墊底。最近5場比賽連續對戰強敵拿到2勝3平的不敗戰績,其中對陣前4保持1勝3平的不敗戰績。

第一階段分組賽只剩下3輪,大連人距離前四還有3分的分差。儘管近期戰績不錯,但是守不住領先優勢的大連人已經開始暴露出諸多問題。

在“決戰”前,是時候總結下大連人在前11輪的表現了:他們是如何走出前6輪不勝的泥潭的?他們如何進入了上半場惹不起、下半場守不住的怪圈?這支中超平均年齡最小的青年軍,他們的優勢與缺點又在哪裏?

一、5場9分

2平4負的開局,直接把貝尼特斯架在了油鍋上。輿論的苛責以及球迷的怒火,遠比貝大師靠在替補席上“鬱悶神遊”的傷害大。

既然還沒到轉會窗口,球隊又必須改變,那調整下思路、換個人試試總行吧?

這一次,貝大師展現了名帥的風采:拉爾森無法替代卡拉斯科那就跟龍東組成雙前鋒;沒有卡拉斯科那般衝擊套邊優勢的李帥讓位孫國文,左側的持球撕扯交給孫珀;右路林良銘使勁跑動內收,給右側的童磊製造足夠的瞄準時間與空間。

於是,拉爾森與龍東的表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圖1:前6輪與最近5輪,拉爾森與龍東關鍵數據的變化趨勢

以近期5場“對拼”開局前6場,在比賽時間上是處於劣勢的,但是,拉爾森與龍東在威脅傳球與射門次數上都取得了上漲,尤其是威脅傳球數據。這充分說明了一點:拉爾森與龍東對於對方球門的威脅性在增加。

當然,依靠拉爾森與龍東顯然不能對抗對方一個團隊,大連人在新思路下形成的新運作體系,是他倆發揮的沃土。

圖2

圖2:大連人全新的組織輪轉體系

後場長傳後龍東與拉爾森在前鋒位置上兩次策應,哈姆西克在高位有了轉移右側找童磊的機會。這時候,右側的林良銘內收前插幅度很大,童磊獲得了巨大的空位去“瞄準”傳中,腳法出色的他自然能兜出快速的弧線找到隊友。剩下的,就是以龍東、拉爾森爲主導的低位衝擊了。

幾輪下來,這套思路就倆字兒:有效!

圖3

圖4

圖5

圖3+4+5:最近5輪不敗場次中,龍東拉爾森之外,孫珀林良銘等人的發揮開始提升

二、半場拉胯

大連人,應該是本賽季最“奇怪”的一支球隊了:11輪比賽,他們有7場比賽率先取得了進球,但是,最終贏下的比賽只有2場。如果只統計比賽前70分鐘時比分的話,大連人將取得8勝2平1負的戰績,位居分區第二。

一句話,貝尼特斯的球隊在領先之後守不住!

圖6:大連人前11輪比賽的基本態勢一覽

賽季初期,大連人在領先或追平比分之後頂不住壓力的態勢十分明顯。而且在新戰術體系實驗成功之後的最近5輪比賽,大連人除了贏下魯能與建業之外,都在前70分鐘取得領先的情況下最終無緣勝利。

這一切,都是因爲年輕球員在經驗上存在不足,面對壓迫時的慌亂、失位十分明顯。

圖7

圖8

賽季初期趙旭日、鄭龍等經驗豐富的本土老將只能在替補席上貢獻表情包,在球場上自然沒有人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單純依靠貝尼特斯與翻譯在場邊的吶喊或是外援去喊話,不太現實,效果也大打折扣。

於是,趙旭日逐漸上位。但是,趙旭日在大連人的瘋跑戰術中能支持的時間畢竟有限,當他下場之後,大連人再度陷入了賽季初的那種困境中無定海神針的尷尬:比如,第11輪被申花最後時刻追平時,趙旭日在中場休息已經被調整下場。

圖9

圖9:被申花攻入絕平進球時,大連人對身後區域的“忽視”

圖10

圖10:最後時刻遭遇魯能高空轟炸前趙旭日的肢體動作(五後衛居中)

在丹尼爾森靠左位移準備貼身防守時,趙旭日回頭觀察了費萊尼的前插以及身後區域。魯能的傳中被丹尼爾森解圍的同時,趙旭日回頭觀察身後以及準備協防魯能進攻球員的回收位移,是大連人這支年輕防線極度缺乏的。

而從數據層面來看,34歲的趙旭日場均2.1次的搶斷是崔明安與U23球員吳偉的綜合。即便是場均攔截、解圍次數上並沒有優勢,但大連人這種瘋跑體系下,中場球員的搶斷數據纔是彌足珍貴的。

三、欠缺輪換

前10輪戰罷(11輪比賽未完全結束拿不到最新數據),大連人的總跑動距離達到了1157217.6米,冠絕中超。

比排在第二位的魯能,多跑了5830米。而從個體球員來看,總跑動距離前四名全是大連人球員,分別是哈姆西克、孫國文、龍東以及童磊,而拉爾森則排在第10位。

縱然有這幾名球員登場時間較多的因素在內,但是參考大連人的總跑動距離,不難得出這支球隊在球場上的拼勁。

但是,這種體系卻帶來了一個實際的問題:需要輪休以及在比賽中調整,但大連人現在缺的就是這個。

圖11:最近5場比賽大連人多項數據的綜合展示

除了對陣建業較早取得4球領先進行大面積的輪休外,大連人其他4場比賽的換人調整人次都少於對手。細分來看,除了對陣恒大時董巖峯在第9分鐘傷退,大連人的首次換人時間領先於對手。作爲一支強調跑動的球隊,這無疑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可替換且能保證體系運轉的球員並不是很多。

球隊4個丟球的時間,都發生在大連人進攻主導率極低的時間段。這說明,大連人在比賽尾聲階段因爲體能的下降已經沒有了進攻“外擴”的可能,不斷被對手壓制衝擊的情況下,體能短板又開始反噬注意力、協防跑動、個體防守技術動作等因素。這種極端情況下的丟球,並不單單是運氣不好。

四、難於爭4

落後深足與申花3分並不是大連人爭4的“末日”,但是要想在最後3輪面對富力、直接競爭對手深足以及衛冕冠軍恒大,想從這3隊身上拿分,實現追趕的難度已經很大。年輕的大連人在經驗、陣容厚度上的不足逐漸體現出來,最近2場在領先情況下遭遇到蘇寧、申花的追評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趙旭日這種經驗豐富的老將,無疑會帶給大連人更多的幫助,但是賽會制對於老將與核心球員的壓榨傷害遠比想象中的大。球迷們曾戲稱董巖峯的受傷讓大連人的防線“穩固”了不少,但如今何宇鵬等人又得到了董巖峯般的苛責待遇。一切,還是經驗不足使然。

更爲關鍵的是,貝尼特斯2.0版的戰術下球隊可適配的球員並不算多,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矛盾。誰都不能否認童磊本賽季的強勢崛起以及孫珀、林良銘關鍵時刻的表現提升,但年輕的大連人要想進一步提升,還需要很多場的實戰才能去嘗試追趕媒體與球迷的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