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信条》,7.5分,终于看明白了整个故事,剧本和拍摄都很牛,真实炸掉一架飞机确实过瘾,但由于整个结构很复杂、信息量密集,对第一次观看体验感不是特别好,没有《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那样就算没看明白,也让人震撼的观影体验。

对第二次观看来说,在看得明白的情况下,观影体验愉悦感有所提升,不像第一遍那样变扭,但是看完后会沉浸在尼尔赴死的伤感情绪里。

飙车追逐的戏,视角虽然在黑人男主哈登身上,但其实这一幕的戏剧主角是反派,这场戏是属于他的“钳形行动”,利用信息优势,把男主哈登和尼尔耍得团团转。

废墟城的戏,这一幕的戏剧主角是尼尔,进攻、救援、开锁挡枪都是尼尔完成的,是属于他的“钳形行动”。

诺兰在这段剪辑对第一遍观影的人来说很不友好,对第二遍观影的人来说属于勉强可以接受,能大致分清楚画面所代表的不同时间线,有红队男主哈登的正向时间线、蓝队尼尔的逆向时间线、中途尼尔转为正向时间线去开车救援,以及尼尔和士兵“快银”撤退后,他再次回到过去跑去开锁挡枪的时间线(影片里只呈现了逆时间线倒退开锁的尼尔),共四条时间线的镜头内容。诺兰把四条线全塞进这一段时间里,加上剪辑快切,画面里信息量密集,需要让人能快速分辨内容和正确认知,以至于这段观影体验感会很急迫且让人疲惫。

说下我最喜欢的戏——尼尔和黑人哈登告别(这里让人想起《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BGM“穿越了 千个万个 时间线里 人海里相依”)。在这里了解了尼尔和黑人哈登之间的因果羁绊,以及尼尔的悲壮之旅,看得人很伤感,特别是尼尔知道自己即将赴死,还是笑着说再见,这一幕罗伯特·帕丁森演得太好了,让人觉得他才是真正的男主角,这一段情感表达、角色之间产生的火花,比黑人哈登与女主角之间的感情要炙热,让我觉得:男女主角cp(X),男男主角cp(√)。

影片最后,理解了黑人哈登说我是主角的含义,整部电影其实就是黑人哈登一次进行到一半的“钳形行动”(后半部分导演没拍,只通过角色讲了出来,有点像《前目的地》,我发布任务,我招募我自己,我自己为自己打工)。

我觉得黑人哈登与一米九白人少妇的感情戏让人出戏,如果是刻板印象中的007,爱好人妻,在任务过程中与女主角干柴烈火,必须要拯救女主角,这我还倒能理解,只是黑人男主的身高、长相、气质(影片里英国人无时无刻都在diss美国人的品味,如喝可乐、穿衣廉价、穿名牌别扭等),都与高白美的女主不搭,这让我无法get到他俩的感情戏。或许是因为未来的某些事情,才让黑人哈登对女主角那么热爱,才要穿越时空回来不顾一切保护她。

由于诺兰没拍男女主角的爱情缘由,就整部电影而言,男女主角的感情戏塑造不好,动机不明,像工具人,让观众对他俩没有认同感及代入感。在尼尔与黑人哈登的生死之交对比下,男女主角大段文戏对白,让人觉得有些乏味,如果不是配乐一直“震”人,不然就走神了。

这部电影看了两遍,一周目观影视角在黑人哈登身上,了解整个故事;二周目观影,我的视角就转到尼尔身上,了解尼尔的悲壮使命,如果诺兰多给一些文戏让尼尔发挥,那这个角色会更加鲜活。

觉得诺兰可以参考《想见你》,拍一个平行世界版本的结局,黑人哈登拯救尼尔,开创新的时间线,让女主角和尼尔都活了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