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信條》,7.5分,終於看明白了整個故事,劇本和拍攝都很牛,真實炸掉一架飛機確實過癮,但由於整個結構很複雜、信息量密集,對第一次觀看體驗感不是特別好,沒有《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那樣就算沒看明白,也讓人震撼的觀影體驗。

對第二次觀看來說,在看得明白的情況下,觀影體驗愉悅感有所提升,不像第一遍那樣變扭,但是看完後會沉浸在尼爾赴死的傷感情緒裏。

飆車追逐的戲,視角雖然在黑人男主哈登身上,但其實這一幕的戲劇主角是反派,這場戲是屬於他的“鉗形行動”,利用信息優勢,把男主哈登和尼爾耍得團團轉。

廢墟城的戲,這一幕的戲劇主角是尼爾,進攻、救援、開鎖擋槍都是尼爾完成的,是屬於他的“鉗形行動”。

諾蘭在這段剪輯對第一遍觀影的人來說很不友好,對第二遍觀影的人來說屬於勉強可以接受,能大致分清楚畫面所代表的不同時間線,有紅隊男主哈登的正向時間線、藍隊尼爾的逆向時間線、中途尼爾轉爲正向時間線去開車救援,以及尼爾和士兵“快銀”撤退後,他再次回到過去跑去開鎖擋槍的時間線(影片裏只呈現了逆時間線倒退開鎖的尼爾),共四條時間線的鏡頭內容。諾蘭把四條線全塞進這一段時間裏,加上剪輯快切,畫面裏信息量密集,需要讓人能快速分辨內容和正確認知,以至於這段觀影體驗感會很急迫且讓人疲憊。

說下我最喜歡的戲——尼爾和黑人哈登告別(這裏讓人想起《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BGM“穿越了 千個萬個 時間線裏 人海里相依”)。在這裏瞭解了尼爾和黑人哈登之間的因果羈絆,以及尼爾的悲壯之旅,看得人很傷感,特別是尼爾知道自己即將赴死,還是笑着說再見,這一幕羅伯特·帕丁森演得太好了,讓人覺得他纔是真正的男主角,這一段情感表達、角色之間產生的火花,比黑人哈登與女主角之間的感情要炙熱,讓我覺得:男女主角cp(X),男男主角cp(√)。

影片最後,理解了黑人哈登說我是主角的含義,整部電影其實就是黑人哈登一次進行到一半的“鉗形行動”(後半部分導演沒拍,只通過角色講了出來,有點像《前目的地》,我發佈任務,我招募我自己,我自己爲自己打工)。

我覺得黑人哈登與一米九白人少婦的感情戲讓人出戏,如果是刻板印象中的007,愛好人妻,在任務過程中與女主角乾柴烈火,必須要拯救女主角,這我還倒能理解,只是黑人男主的身高、長相、氣質(影片裏英國人無時無刻都在diss美國人的品味,如喝可樂、穿衣廉價、穿名牌彆扭等),都與高白美的女主不搭,這讓我無法get到他倆的感情戲。或許是因爲未來的某些事情,才讓黑人哈登對女主角那麼熱愛,纔要穿越時空回來不顧一切保護她。

由於諾蘭沒拍男女主角的愛情緣由,就整部電影而言,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塑造不好,動機不明,像工具人,讓觀衆對他倆沒有認同感及代入感。在尼爾與黑人哈登的生死之交對比下,男女主角大段文戲對白,讓人覺得有些乏味,如果不是配樂一直“震”人,不然就走神了。

這部電影看了兩遍,一週目觀影視角在黑人哈登身上,瞭解整個故事;二週目觀影,我的視角就轉到尼爾身上,瞭解尼爾的悲壯使命,如果諾蘭多給一些文戲讓尼爾發揮,那這個角色會更加鮮活。

覺得諾蘭可以參考《想見你》,拍一個平行世界版本的結局,黑人哈登拯救尼爾,開創新的時間線,讓女主角和尼爾都活了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