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稱爲「新基建」元年,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新詞頻繁現身,據悉在未來五年,新基建投資規模或將達5萬億元至7萬億元,這勢必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產業園區作爲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管理創新的主要載體,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在「新基建」的新機遇下,也迎來了新一代數字園區重要發展階段。

我國產業園區發展之路歷經40餘年,從改革開放初期單一生產功能,到服務配套逐漸完善、再到產城融合式的生態鏈綜合體,如今,新一代數字園區不僅是“傳統物理園區+數字化”, 而是依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互聯網平臺等“數字基建”催生的多層次變革。

傳統產業園如何重構與變革運營模式,迎接新基建發展新機遇?在這一課題上,身處新基建先鋒之都北京的格雷衆創園已經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格雷衆創園由鼎石天元投資(北京)有限公司作爲運營主體,園區由格雷時尚集團2015年響應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時,將固定資產轉型升級而來,一度成爲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範項目。目前,衆創園建設成由“衆創空間+孵化器+新基建”組成的三級孵化體系,集聚了一批具有較強帶動效應的行業領軍企業。

2016年,格雷衆創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授予國家級“衆創空間”稱號。

2017年,北京市大興區科委授予衆創園“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稱號。

2019年,獲評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大興工作站分站,以及2019年最具成長力工業遺存改造項目十強。

2020年7月,格雷衆創園被中共中央北京市委宣傳部認定爲“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

2020年起,鼎石天元利用集團優質資源投入進行產品升級,孵化升級,打造智慧園區、新基建園區。匠人科技特邀格雷衆創園總經理崔恆博,跟大家聊一聊園區運營數字化成功實踐,以及園區變革新基建思路!

初期:五年三步走,奠定紮實的數字化基礎

在崔恆博看來,市級文化產業園區的榮譽,不僅是階段性的勝利,也是園區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初探的回報。格雷衆創園所處的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聚集了一大批活力無限的文化創意企業,而資源的聚集效應,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園區。

△格雷衆創園-衆創空間

格雷衆創園所在的大興區,近年來圍繞“三區一門戶”,打造首都南都發展新高地,而區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引領區”的定位,也對傳統基礎設施升級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進一步的要求。

在此基礎上,衆創園提出打造智慧園區、新基建園區的目標,崔恆博稱:“一方面是響應國家戰略、區域定位的應時之舉,另一方面,作爲企業聚集發展的產業園區,園區也從整體規劃,服務提升出發,考慮企業具體需求來一步步落實智慧園區和新基建園區概念”。

爲此,格雷衆創園制定了未來五年內園區數字化和智慧化的三項行動步驟,並留下未來動態調整的餘量。

△格雷衆創園-樓宇內部

第一,紙質材料電子化歸檔。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企業員工面對面交流受到很大限制,紙質材料的流轉也成爲了較爲棘手的問題。

根據企業實際需要,格雷衆創園利用匠人資產管理系統CREAMS對原有積累5年之久的紙質材料進行電子化歸檔,並通過工作全流程在線化、標準化,實現材料線上傳輸,降低了疫情期間的接觸風險,同時減少園區運營、入駐企業雙方處理業務的時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園區資產管理數據化。實現了第一階段線下資源線上化,首先完成部分企業先從線下到線上的傳統信息化工作;格雷衆創園第二階段則是實現線上資源數據化,通過數字化工具和平臺CREAMS,將線上資源變成可讀可穿透可解構的數據。

在過去的園區運營中,日常管理數據多數使用EXCEL手工進行統計,難免會出現數據缺失、數據失真的問題。格雷衆創園在利用CREAMS系統對園區整體資產進行數字化管理後,園區的資產評估、資源分析、租賃分析、租客分析都有了可視化操作,並形成多維度數據艙,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邁出了智慧資產管理的第一步,爲園區資產價值提升打下基礎;

第三,上線園區服務小程序。爲提升服務品質,園區與外部資深數字化園區供應商合作,上線園區服務小程序,對電子化歸檔等工作進行全流程可視化操作,並提供一站式服務。

這三項數字化措施,爲園區運營、駐園企業的日常工作節省了至少50%以上的辦事時間!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減少人員往來聚集。園區在智慧化程度上也穩穩邁出第一步,爲整體新基建園區打造開了個好頭。

中期:先醫後藥,在運營與需求中找平衡

說起數字化運營,崔恆博表示既興奮,又保持着一定的冷靜,產業規劃出身的他,在園區的運營中也嵌入了產業邏輯思考。現在很多寫字樓、產業園區都在走數字化運營之路,這個趨勢預示着商辦行業整體數字化環境正在形成。

然而,從項目實際出發,崔恆博則說到:“數字化和智能化想要‘空降’到行業中,是不太現實的”,每個項目所在的區域不同,行業聚集不同,企業類型不同,甚至每個客戶的性格也都不同,這就要求數字化運營需要“先醫後藥”:先了解問題,再提供方案。

以格雷衆創園所在的大興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爲例,有些行業比如科技服務業,對數字化服務較爲敏感,需求更大更急迫;有些行業需求等級就相對沒那麼高。

格雷衆創園爲很多中小微企業服務,隨着園內入駐企業中科技型企業比例的增加,這些企業對數字化更感興趣、接受度更高,這也促使着園區運營適應大環境需求,並進行內部協同創新,將園區數字化與駐園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達到雙贏的目的。

但同時,這些中小微企業也對成本敏感,當涉及到一些需要客戶分攤成本的數字化改造時,就要謹慎操作,把握客戶意願與接受能力之間的平衡。

所以,數字化運營在格雷衆創園,不僅是一種資產和管理優化手段,更要考慮以人爲本。調研好客戶,抓住企業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再採取相應的數字化手段,對需要優化的環節進行優化,而不是急於全盤改造,是需要管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隨着格雷衆創園在數字化運營上“因地制宜”、“以人爲本”的投入,成效已漸趨明顯:

一方面是整體效率的提升,在CREAMS數字化系統的輔助下,園區運營無論是在辦公效率還是服務相應速度上,都提高了一個等級;

另一方面是園區整體品質的提升,今年園區被評爲“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得益於園區對數字化、智能化的嘗試;

再次,園區對數字化體量進行了擴容,未來計劃申報5G試點園區,在目前的基礎上,實現整體效率和品質的再提升。

未來:數字化助力新基建園區長期目標

基於現階段的數字化成效與對未來發展空間的考量,在長短期運營目標上,崔恆博與其運營團隊,也有着堅定的規劃。在崔恆博看來,數字化運營是一個大課題,不僅是技術手段的接入,更是從行業寶貴經驗中汲取方法論,爲園區運營服務。

根據入駐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TMT類企業的佔比持續上漲的趨勢,園區也將應時而變,引入對園區和企業發展大有裨益的數字化運營手段,以提高運營效率,減少服務中間環節,達到效果的可測可控。

從長期來看,衆創園也計劃依託數字化運營,進入智慧運營與智慧資管的良性循環,提升園區整體品質,走在數字化變革行列之中,達到建設智慧園區、新基建園區的目標。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正如崔恆博所說,數字化運營不是“空降兵”,不能一蹴而就,反之,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今年的格雷衆創園,也將從軟硬環境上進一步提升,以建設智慧園區和“新基建”園區爲目標,持續錘鍊園區品質,這一行動,用衆創園的核心價值觀之一的“擁抱變化,有效創新”來詮釋,是再好不過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