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大興區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的格雷衆創園,在七八年前還是北京威克多集團的服裝生產廠房,格雷時尚集團的前身就在這裏。

而當時的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也是一片工業廠房林立,與如今風貌迥異的區域——遍佈工業大院,環境髒亂。2014年,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2015年,中央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大興區也開始響應國家號召,對這片區域進行重新規劃改造,“騰籠換鳥”引入文創和科技企業,將這片老舊廠房區打造成一張新的地域名片。

疏解非首都功能打造產業服務平臺

威克多集團早在2013年,就已經替提前進行佈局,將生產功能外遷衡水,北京的置業資產由鼎石天元(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升級建設格雷衆創園。

圖:格雷衆創園正門

同時,整個區域的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着20多年曆史的老工業區對四分之三的廢棄區域進行改造,變身爲集創業、孵化、服務、展示、投融資等多位一體的高端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曾參與區域改造的基地領導和企業員工都曾記得,威克多製衣短短3天將生產基地外遷到河北衡水,中央廣場14天從清運土方修建圍欄大道場平地淨,創新工場16天基本完成內部裝修,到2017年,所有工業企業基本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整個老舊廠房區域變身孵化基地,形成20多家文創孵化器聚集的局面。

格雷衆創園是其中的典範,園區獲得2019年最具成長力工業遺存改造項目十強。彰顯了響應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典範作用。

園區在廠房搬遷後,對原有廠房和設施大力投入改造,將原有的生產空間改造爲現代化的辦公場所,並對園區道路,停車,綠化,餐飲都進行了全面升級。園區在此基礎上,跟隨產業升級趨勢,明確了“衆創空間+孵化器+新基建園區”的三級孵化園區構想,整合本地創業資源要素,爲早期創業者搭建一個具有共享辦公、人才交流、技術分享、市場拓展、項目對接等一站式服務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圖:由廠房現代化改造後的辦公樓宇

2020年,鼎石天元2020年起,鼎石天元利用集團優質資源投入,進行產品升級,打造智慧園區、新基建園區。

提升服務品質 踐行社會責任

目前,格雷衆創園在園企業超過100家,在園人數1800餘人。2020新冠疫情來襲,很多中小企業面臨困難。園區本着與企業共渡難關的思想,主動減免房租,並引入外部機構,爲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很多園區企業在疫情期間,不裁員不停薪減薪,不僅留在了園區,也將員工留在了企業。

格雷衆創園與企業攜手共度暫時的困難,更爲長遠的服務共建打下了基礎。現代化產業園區的服務包括基礎服務和產業服務兩方面,在做好前者的基礎上,後者的提升是一個園區能否發揮產業集聚平臺效應,賦能產業鏈分支的判斷標準。

園區從內部資源互通和外部資源引入兩塊,促進產業服務提升。園區內企業類型多樣,其中不乏同屬一個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園區通過爲企業構建網絡,打造一個小的生態圈,實現“1+1>2”的效應。

圖:在園優質企業

同時,外部產業資源的引入,也非常重要。園區關注行業趨勢,定期舉辦行業交流活動和論壇,將行業優質資源和機會引入園區。園區在深度把握行業和產業需求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搭建數字化服務平臺,將基礎服務和產業服務導入到平臺上,並通過“活數據”的抓取,調整優化服務思路,真正做到產業平臺服務功能的最大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