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者》改編自麥家的原著小說《暗算》,由梁朝偉、周迅等主演,一部講述建國初期追捕敵特而演繹出一場腥風血雨的諜戰傳奇。

觀看完《聽風者》最大的感受是“感動”。爲了信仰,郭興中甘願讓自己同志捅了一刀;張學寧一個701部隊最優秀的情報員剋制了個人隱忍的愛情,仍至獻出了生命,也只是在墓碑上留下一個數字

代號而已;爲了信仰,何兵從小地方來到上大上海討生活的小混混,爲抓敵特而自毀雙眼,成長爲一名最優秀的聽風者。該劇本經細緻打磨,劇情各種鋪墊層層遞進。有感染力、有說服力,特別是結尾點到即止,通過這邊開會抓人,那邊開追悼會,兩個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個場景自由切換,玩了一招對五個"重慶"高級特工請君入甕一舉滅敵,厲害!這也是告慰英雄的最好禮物。

影片把反敵特的諜戰元素與文藝片元素融合在一起,這也是該片得高評分的原因。作爲諜戰片,雖然在懸疑感和諜戰裏的勾心鬥角程度上有所欠缺,但通過隱忍的感情細元素,外加梁朝、周迅等人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演繹拿捏得到位,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是戲,細細的品,是一部非常有看點的諜戰片。

一、高級敵特組不動聲色設局試探。

在張學寧與“重慶”的較量中,其實麻將桌上掉摩斯電碼紙條就是一種試探,作爲一羣代號“重慶”高

級特工之一的胖大嬸,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是羅三耳在被追殺時,匆匆見過老鬼一面,雖然不是很確認,但也讓他們產生了懷疑。爲了試探老鬼而設下的局。在麻將桌輸了給錢時,在錢裏夾

着福爾斯密碼小紙條,這明顯是試探故意留下的。而老鬼的表現過於鎮定,或許是她太過於想在這五人當中找出誰是代號“重慶”內鬼,想在這片紙中找到情報?超出了正常人的反應,讓五個重慶高級敵特認出她是中共特工,是老鬼。

二、隱密戰線上的殘酷鬥爭。

嘀嘀嘀的電報聲,隱祕的電波,伴隨着緊張的音樂,烘托出沒有硝煙的諜戰殘酷氛圍。正如701破譯局特工沈靜初識何兵對他說的一名話“要是解錯一個密碼,輸的就不只是一條人命了。”這也爲以後的劇情作了個鋪墊,聽錯密碼也會死人的,直接導致一個優秀情報特工人員死亡。

沒有硝煙的戰場更殘酷,容不得半點差錯。先是701的情報分析錯誤,認爲代號“重慶”是一個人,而沒想到是由5個人組成的敵特組。“重慶”敵特組在試探張學寧之後,經過多方情報彙集,發出了一條指令:“老鬼”暴露,速戰速決。可是何兵錯把老鬼聽成重慶,由於老鬼與重慶這兩個密碼很相

似,而何兵偏偏聽錯,讓老鬼張學寧錯失提前撤走脫離危險的機會。遭到五個高級敵特圍堵, 被殺的時候手被摁住,被連刺五刀,一點反抗打鬥餘地都沒有,對比抗日神劇而言,也許是更真實的殘酷場景。

三、情感線若隱若現很複雜,但卻很真實。

張學寧與郭興中之間感情就非常複雜與隱忍。也許是出於情報人員的理性,他們誰也沒有過多的表露感情,但卻又意味深長。如張學寧變接任老鬼後,得知郭興中的新任務是接近怡和大班的女兒時,瞬間醋意頓生說能不能終止任務,但郭興中卻很肯定的回答到:你不會。她愣了一會,理性迴歸,會心地笑了,周迅收放自如的表演,讓張學寧這個角色更加出彩。

一將功成萬骨枯,張學寧犧牲後郭興中燒她的個人檔案資料時,這一幕淚崩了,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死後連她的照片也不能留,所有的資料化成灰,只剩一個代號,這也是隱密戰線上無名戰士的悲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