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锦衣卫版“包青天”,常沉迷于断案洗冤,忠臣于谦是他的岳父

说起锦衣卫,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最早于洪武十五年由朱元璋设立的部门,而锦衣卫的前身便是皇帝的近卫兵、仪仗兵,之所以要重新赋予了锦衣卫新的使命,并让他们拥有缉拿和巡查百官的权利,那是因为想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和制衡百官。

建国后,朱元璋担心开国功臣仗着自己功勋卓著,不把这个朝廷法度放在眼里,甚至可能危害大明江山稳固,所以朱元璋启用锦衣卫监视百官,若是发现图谋不轨的行为,便可早些将之扼杀在摇篮之中。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它成了明朝的代名词,而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锦衣卫指挥使。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这么一位锦衣卫指挥使,他被称为锦衣卫版“包青天”,爱好就是判案子,常沉迷于断案洗冤而不可自拔,而且他的背景也很深厚,忠臣于谦就是他的岳父。

他的名字叫做朱骥,因为刚正不阿、办事果敢等品质,荣幸成为了当时朝廷重臣于谦的女婿。要知道,于谦是一个忠臣,而能入他法眼的人,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这个道理。那么,朱骥又是怎么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这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话说在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带着二十多万大军深入敌后,可是在宦官王振错误指挥下,大军被瓦剌突击,人员伤亡惨重,随行的功勋权贵差不多死伤殆尽,连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动,最要命的是,瓦剌还压着明英宗来犯,直逼京师。朝廷某些贪生怕死的官员提议求和,或者赶紧迁都,而此时于谦站了出来,呵斥那些想要迁都的官员,并提议让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监国,然后集结京师附近兵力,对抗瓦剌大军,后来明军在于谦的指挥下,打败了瓦剌,保住了大明半壁江山。

因为这件事,于谦被称为民族英雄。而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是奸臣王振的爪牙,朱祁钰监国后,第一时间处理了奸臣王振的势力,所以马顺被杀了,又提拔了于谦的女婿朱骥为新一任的指挥使。

朝廷百官大多知道朱骥的为人,所以几乎没人反对这件事,而朱骥当了锦衣卫指挥使后,也不负众望,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整治马顺留下来的烂摊子,锦衣卫之前盛行贿赂之风,毫无纪律可言。

朱骥上班后,马上整顿锦衣卫,将一些不法的锦衣卫处理了,然后提拔正直的办事人员。他又颁布了一系列规定,和制定了公开奖罚制度。朱骥还喜欢判案,经常将一些成年旧案拿来审理,深怕发生一起冤案。

朱骥对此丝毫不敢马虎,以公正严明的风格治理案子,在他治理下,几乎没有冤案发生,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锦衣青天”说他是锦衣卫版“包青天”。

可以说,朱骥是锦衣卫界中的一股清流,因为他的存在,让锦衣卫发挥了极具正面作用,减少了许多冤案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果然于谦没看错人,让他成为自己的女婿。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人和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