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映的外國電影《假船長》是一部口碑不錯的戰爭片,但被很多影迷定義爲恐怖片。

2017年上映的外國電影《假船長》是一部口碑不錯的戰爭片,但被很多影迷定義爲恐怖片。

究其原因,是影片深刻地詮釋了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二戰恐怖事件。

它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電影中的主角用的是真名,威利·赫羅德,他是個逃兵和惡魔。

1925年9月,威利·赫羅德出生在德國薩克森州一個普通工人的家中,小學畢業後,他在當地一所技術學院學習,學習在煙囪等屋頂上工作,從事和父親相同的職業。

威利和其他孩子一樣,加入了納粹組織德國青年團,由於表現不佳,他被開除出青年團,17歲時,他參加了幾個月的義務勞動,1943年,他被編入空軍,成爲一名傘兵。

經過短暫的訓練後,威利的部隊被派往意大利戰場,起初,威利的表現得到了軍官的認可,晉升爲下士,他還在一次戰鬥中摧毀了兩輛英國坦克,並被授予鐵十字勳章。

1945年3月,蘇軍對德國的鋼鐵大水勢不可擋,威利的部隊奉命緊急撤離,在混亂中有許多德軍逃兵,還不到20歲的威利選擇了逃跑。

威利逃跑開槍時被憲兵發現,威利沒有中槍,而是掉進了一個深坑裏,憲兵沒有找到屍體就離開了,威利掙扎着爬出坑,走了一小段路後,他發現了一輛損壞的軍用車輛,車上穿着德國空軍上尉的制服,還有一個鐵十字架。

威利很快換上一身軍官服繼續逃跑,走了一會兒,緊張的威利遇到了一個德國士兵,他看上去很尷尬,士兵看到威利,跑過去向他敬禮,並稱他爲“上尉”,那名士兵聲稱他已脫離軍隊,要求跟隨威利。

威利放鬆下來,意識到他的衣服很有用,所以假軍官帶着迷路的士兵上路了,幾天之內,威利召集了30名士兵上路,下達了命令,成了一名真正的軍官。

4月11日,威利和他的團隊來到了埃姆塞蘭集中營,3000多名逃兵被關押在這裏,由於嚴重缺乏食物和物資,集中營的官員幾天前被命令轉移,然而,目的地太遠,缺少食物和水,被迫返回。

一千多人在回來的路上跑了,飢腸轆轆的逃兵從附近村莊偷或搶食物,製造了很大的噪音,一名憲兵治安官衝過去,逮捕了100多人返回集中營。

負責營地的軍官擔心這些逃兵沒有安置的地方,他們不能被送回前線,也不能讓他們離開,他們不得不喫喝,有人建議槍決一些案件,但上級指示必須以軍事審判的形式處理,但軍事法庭並不在乎。

威利得知情況後,很快就有了主意,他自稱是希特勒派來的前線督察,要求把100多名逃兵交給他,警長急於對付逃兵,他不懷疑威利的說法,甚至通過了憲兵隊和黨衛軍的核查,於是把抓獲的逃兵交給了他。

4月12日晚,威利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處決那些不幸的逃兵,他命令30多名逃兵挖一個大洞,把他們排在坑邊,然後用高射炮向他們開火,一些掉進坑裏的囚犯還活着,威利命令手下往坑裏扔手榴彈。

下一批囚犯被叫來,埋葬了死者,並以同樣的方式被威利處死,就這樣三次,90多名逃兵喪生。

這樣做,威利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一名軍官,並試圖從他的“下屬”那裏獲得威信,威利覺得這還不夠,他繼續改變處死逃兵的方式,強迫他們互相殘殺,甚至讓狼狗殺死他們,8天內,100多人被威利殺害。

第一個跟隨威利的老兵成了他的司機,這位老兵發現威利的身份可疑,建議威利不要殺人,威利擔心自己會暴露在外,迫使老兵開槍打死集中營裏的囚犯,所以威利在營地得到了“娃娃臉惡魔”的綽號。

後來,盟軍突襲了營地,俘虜四散逃走,威利和他的團隊逃走了,途中,他繼續殺人,絞死一名農民,並以間諜罪處死5名無辜者。

在逃到奧爾利奇後,威利被當地德軍逮捕,他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當時,柏林即將淪陷,希特勒自殺,混亂不堪,威利被匆忙釋放,他來到英國佔領區,威廉·肖恩開始了他爲別人清理煙囪的老本行。

1945年5月23日,威利因偷麪包被皇家海軍逮捕,英國人很快發現了他在集中營犯下的罪行,並在其他國家殺害了無辜的人,1946年2月,英軍將威利帶回埃姆斯蘭集中營,並強迫他和他的一些“下屬”挖掘遇難者的遺體。

最終,共挖出195具屍體,在英國的調查之後,威利被指控謀殺了其中125人,1946年8月,英國人在德國奧爾登堡審判了威利和他的一些同夥,包括威利在內的6人被判處死刑。

1946年11月14日,威利和其他幾名被告在沃爾芬貝特的監獄裏被斷頭處死。

威利的行爲是人性被權力扭曲的一個極端案例,電影《假船長》深刻剖析了人性的陰暗面,着實讓人心寒。

推薦人:威利·赫羅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