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張阿姨因爲泌尿系感染住院治療,在進行新冠肺炎篩查時,發現左肺下葉有一個小結節,最大徑15mm,呈磨玻璃樣。患者及其家屬求助於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經過專家仔細評估胸部CT,考慮張阿姨患肺癌可能性極大,爲免除後患,建議張阿姨手術切除。但由於結節位於肺實質深部,局部楔形切除無法保證足夠的手術切緣距離,而且張阿姨年事已高,體型偏胖,做肺葉切除後可能影響生活質量。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經過胸外科討論,結合張阿姨肺部結節的位置和大小,魏慎海主任醫師團隊決定爲張阿姨進行肺段切除。術前在三維重建下進行手術規劃,術中應用熒光胸腔鏡引導確認段間平面,精準切除肺段,手術過程順利。張阿姨術後第1天能夠下地,第2天拔除引流管,術後 4天恢復良好,順利出院。術後病理證實爲肺腺癌,淋巴結未見轉移。

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CT的普及,肺部小結節的發現率越來越高。有相當一部分小結節可能是早期肺癌,由於分期較早可以不進行肺葉切除,通過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部分患者由於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肺葉切除,也需要做肺段切除。解剖性肺段切除是目前胸外科臨牀領域推崇的一種精準切除方式,既能保證切緣距離,使肺癌獲得根治,又能保留正常的肺功能。但由於患者肺血管變異極大,術前往往需要通過三維重建來辨識肺動脈的變異、走行,做好手術規劃。相比肺葉切除,肺段切除需要更爲精細的解剖,操作更加複雜。除了肺血管的解剖遊離比較複雜,段間平面準確識別與切除閉合也同樣需要高超的技巧。我院胸外科術前通過軟件做肺動脈、靜脈和支氣管(ABV)的三維重建,準確識別肺結節的供應血管和支氣管,在術中利用熒光胸腔鏡 +吲哚菁綠反染,準確的識別段間平面,順利完成手術。

這是我院胸外科首次在三維重建規劃下完成肺段切除,也是第2例在熒光胸腔鏡引導下進行肺段切除。相信通過新技術的不斷引進和開展,會有更多患者從新技術中獲益。

作 者:胸外科 魏慎海

攝 影:胸外科 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