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機被曾爲戰鬥機戰力倍增器,他的出現對於空戰模式改變是革命性的,擁有預警機的一方往往會對沒有預警機的一方想成壓倒性的優勢,他甚至可以彌補戰鬥機的代差,在他的幫助下落後戰機也可以擊落先進戰機。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空軍就意識到了預警機對於空中作戰的重要性,爲此我國開始以蘇聯的圖-4轟炸機爲基礎研製“空警一號”預警機,這款預警機搭載了我國自主研發的843雷達,對戰鬥機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269千米,但是受限於我國當時落後的電子工業水平,這款預警機最終不得不遺憾下馬,但他的研發爲我國預警機工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爲後續我國預警機工業的井噴打下了基礎。

我國研發的第一款預警機

“空警一號”預警機研製過程中我國充分認識到本國電子工業能力的不足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預警機的研發工作都處於停止狀態,到了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與以色列接觸,尋求購買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雖然我國與以色列達成了採購協議,但就在以色列準備交貨的時候,美國人卻從中作梗,阻止了以色列向中國出口預警機,最終“費爾康”於我國空軍失之交臂。

我國第一款服役的預警機空警2000

雖然“費爾康”未能遠嫁中國,但我國在研製空警2000的工程中以色列也提供了很多幫助,2003年我國空警2000正式首飛,以大型運輸機伊爾76爲載機平臺,搭載了我國自主研發的3面固定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並不需要通過選擇獲取360度探測範圍)空警2000的問世一舉讓我國預警機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在體制上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的空警2000比美國當時的E-3要先進一代。

但受制於平臺數量限制(從俄羅斯進口的伊爾76數量極爲有限)空警2000僅僅生產了4架便最終停產,爲了彌補空警2000數量上的不足,我國隨後以中型運輸機運9爲平臺發展了空警200預警機,但這款預警機並未裝備”盤型雷達“而是選用了”平衡木“雷達,這種雷達在探測範圍上並不能實現360度覆蓋,有一定的視野盲區。

針對空警2000數量不足和空警200性能不足的問題,我國又繼續以運9爲平臺,發展了空警500預警機,得益於我國在雷達技術方面的進步,空警500雖然受制於運9平臺限制,雷達要小於空警2000,但在部分技術性能上卻實現了對空警2000的超越,並且運9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平臺,數量供應充足,因此空警500已經成爲我國空軍主力預警機。

此外,我國還針對外貿市場退出了ZDK03外貿型預警機,目前已經出口到巴基斯坦,這款預警機外形上與我國的空警500很像,但實際上兩者性能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的,空警500使用的是類似空警2000的三面固定陣列雷達,而ZDK03則採用了兩面相控陣雷達,因此需要進行旋轉來實現360度無死角偵測,即使如此ZDK03預警機的性能也已經屬於世界先進水準。

此外,除了以上幾款預警機,我國目前爲適配航母研發的空警600預警機也已經完成首飛,而已運20爲平臺的新型大型預警機”空警3000“也處於研製之中,不客氣的 說目前我國的預警機已經完全實現了自主化,並且在性能上絲毫不遜色美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