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民航大客機很多老一輩的軍迷都會感到”痛心疾首“,曾經的運10一度讓我國的大飛機夢變得觸手可及,但在自研不如買的思想指導下,加上運10本身技術的缺陷,我國的大飛機運10最終黯然退場,國內民航市場拱手讓給了波音、空客,這一讓就是35年,直到2017年C919試飛成功,我們才終於在大飛機領域重新起航。

對於C919客機,很多外國軍事專家並不看好,他們認爲中國缺少最關鍵的發動機技術,他們的自信是有底氣的,目前世界航空發動機三大巨頭通用、勞斯萊斯、普惠全都是歐美公司,他們生產的大涵道比發動機幾乎佔據了整個世界民航客機市場。我國C919配備的LEAP-1C大涵道比發動機就是來自於通用和斯奈瑪合資公司CFM。

事實上目前世界上能夠掌握民用大涵道比發動機技術的國家屈指可數,除了以上三大公司,僅有俄羅斯具備這項技術,但是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PS90A發動機較歐美產品有一代以上的差距,無論是油耗、壽命還是噪音都很難與歐美產品競爭,在軍用領域或許還能佔據一席之地,但對於民用這個逐利市場而言根本毫無競爭力,這也是爲什麼俄羅斯自己研製的MC-21客機拋棄本國航發選用美國普惠公司的PW1400G發動機。(俄羅斯沒有完全押寶美國,在購買美國發動機的同時俄羅斯還在研製PD-14發動機,整體技術水平與歐美相當,目前這款發動機已經開始上機試飛)

當年在買來得更好、買來的更便宜的觀念下我國開始大批量購買歐美客機,國產大客機運-10在競爭中無情下馬,那個時候我們還寄希望於”買買買“買來核心技術,但幾十年的實踐證明無論你花多少錢,歐美都不會將核心技術對你分享。

很多西方專家篤定,只要他們停止向我們供應發動機,那麼C919項目就會陷入停滯,甚至向運10一樣下馬,但是他們忘記的如今的中國早已非三十年前可比,在有了運10這個教訓之後,我們研製大飛機的決心不可動搖,即使真的沒有了歐美髮動機,C919依然能夠存活下去,因爲現在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底牌。

中航工業商飛集團在C919研發之初就做好了兩條腿走路的打算,在C919立項一年後就正式展開了國產民用大涵道比發動機CJ-1000A的研製,這款發動機將直接對標歐美第四代航發,CJ-1000A的整體技術指標並不比LEAP-1C差,這也就意味着即使歐美不提供發動機我們也有自己的產品頂上。

當然,目前長江-1000A發動機還處於地面機臺測試狀態,距離真正能用還有一段距離,但對於我們來說,C919前期如果缺少發動機,完全可以先”參軍“,對於軍機來說最在乎的並不是油耗、噪音,只要耐用就行。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完全可以使用WS-18發動機(俄製D30發動機的仿製品)並以該機作爲平臺取代運90作爲我國新一代”高新機“和預警機的載機平臺。民用版本也可以稍微等等WS-20(我國大型運輸機運20的配套發動機,目前已經在進行空中試飛,水平與俄羅斯PS-90A相當)雖然與歐美先進航發有一代的差距,但基本可以滿足民航需求。

我們已經等了C919大客機35年,完全有耐心多等幾年,C919先”參軍“在等待CJ-1000A發動機成熟後再進入國內民航市場。很多人擔心C919無法獲得歐美適航證無法進入歐美航空市場,實際上對於這一段完全不用擔心,因爲我們國內市場足夠龐大,根據此前國際專業機構預計,未來二十年,國際市場對於民航客機的需求將超過4000架,其中僅中國市場需求就會接近10000架,只要C919能守住國內市場,我們就可以實現與波音、空客的三足鼎立。

實際上,除了CJ-1000A我們還有其他”備胎“,目前俄羅斯的PD-14發動機研製進展十分順利,PD-14版的MC-21已經開始進行試飛,雖然俄發的可靠性、噪音水平、油耗、壽命都不如歐美產品。但PD-14整體與歐美航發處於同代水準,以目前俄中兩國的關係,只要我們提需求,俄羅斯大概率會向我們提供這款發動機。可以說在C919與當年的運10完全不同,我們現在有足夠多的底牌”養活“C9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