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信股份作爲防僞溯行業的高新 科 技型企業,非常注重高新技術在防僞溯源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如今盛行的5G、AI、區塊鏈等技術。

當消費者想到5G網絡的好處時,他們通常只會關注智能手機更快的上網速度和更可靠的網絡連接。

但是,5G網絡也可以使食品行業分享更多關於食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旅程信息,同時也減少了食品安全問題。

5G網絡有潛力實現動態、端到端的食品追溯——這得益於它能夠同時連接到許多低功耗設備,如嵌入式物聯網傳感器。

因此,食品供應鏈將能夠進一步實現其實踐和流程的現代化,變得超級互聯,並更好地利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

這將增加食品企業在食源性疾病爆發時的責任,幫助組織更好地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並降低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

但是有了這些承諾,該如何實現呢?

一、當前形勢和挑戰

首先,作爲追溯必須瞭解食品可追溯性實踐在當今的形勢下是如何發展的。

在食品工業中,可追溯性是指通過供應鏈跟蹤食品產品和配料的逆向流通,並追溯其流通曆史的系統性能力。

可追溯性歷來被用作企業間的信息交換,主要側重於實現快速和完整的產品召回。

在今天的背景下,食品行業和消費者都將可追溯性視爲提高整個供應鏈透明度、問責制和信任度的一種方式。

二、食品可追溯性:用例和框架

食品可追溯性舉措和技術主要試圖解決六個主要用例:食品欺詐、食品安全和召回、法規遵從性、社會問題、可持續性和消費者信息。

例如,食品欺詐是食品行業所有領域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因爲它觸及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

當一種食品或飲料產品故意誤導消 費者以獲取經濟利益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打擊食品欺詐信息方面的一個潛在解決方案是通過區塊鏈。它可以創建更直接的數據線索,用於記錄可追溯性信息,從而便於調查食品欺詐。

區塊鏈具有獨特的功能和特性,對食品可追溯性特別有吸引力。其中包括創建一個分佈式分類賬,其中存放有時間戳和不變的生產、運輸和消費記錄。

通過這種方式,所有供應鏈參與者都可以訪問可跟蹤性數據,並對其進行更平等的管理。

從歷史上看,獲取這些數據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且也只有在調查食品安全疫情時纔會發起。

但是,通過數字化記錄可以使其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易於訪問,而區塊鏈可以大大減輕和簡化這一過程。

儘管像區塊鏈這樣的技術對食品工業很有希望,但如果在整個供應鏈中沒有統一標準和共同的最佳實踐,它們的潛力仍將難以挖掘。

隨着區塊鏈等技術在行業中的廣泛應用,組織設計能夠響應六個主要用例和運營目標的食品可追溯性架構至關重要。爲此,系統框架必須包含關鍵事件跟蹤(CTE)和關鍵數據元素(KDE)的概念。

三、新技術需要新的系統框架

關鍵事件跟蹤是指必須記錄的事件,以便在供應鏈中有效跟蹤產品。關鍵數據元素是數據輸入,允許用戶跟蹤產品或其成分。

關鍵數據元素可以通過所有相關的關鍵事件跟蹤跟蹤產品,從而深入瞭解可追溯系統的運行目標。通過利用這個CTE/KDE框架,食品行業可以建立可追溯性系統,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新興數字技術的潛力。

隨着5G網絡成爲行業標準,爲確保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長期成功,制定和採用行業通用數據標準至關重要。

CTE/KDE框架是制定這一標準的一個很好例子,它可以更好地幫助技術提供商開發適用於整個供應鏈的解決方案,並幫助食品公司實現端到端的可追溯性。

四、5G技術:是什麼讓它與衆不同

隨着5G的出現,顛覆和創新的機會對食品工業來說意義重大。

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將如何在全行業範圍內採用其他新的數字技術。

5G網絡爲用戶和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帶寬,併爲實時信息分發提供了低延遲的數據傳輸。

最終,與4G甚至Wi-Fi相比,這爲用戶和設備提供了更即時、更可靠的通信。

與4G或3G技術相比,5G的另一個主要優勢是它的低功耗需求,這意味着與網絡通信所需的功耗更低。

它帶來的最大優勢之一是更強大的網絡能力,因此它具有更多的容量來同時處理多個輸入和設備。

例如,智能家居有溫度傳感器和活動監視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同樣,智能食品加工設施將這一點擴展到更廣的範圍,有數百臺設備需要同時實時連接、交互和共享數據。

5G使其更加靈活地連接到互聯網,從而實現了這一目標。

簡而言之,5G將把網絡連接轉變成一個更加集成、無縫的生態系統,並可用於大型工業應用,包括物流和食品供應鏈。

隨着5G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它將使食品的可追溯性得以現代化。

五、食源性疾病和5G

通過5G帶來的網絡能力的增強,食品公司將能夠同時將許多不同的物聯網設備聯網。

這意味着物聯網傳感器和設備的承諾將遠遠超出生產設施,使得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監控變得更加容易。

食品供應鏈通常難以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進行監控。消費者期望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能輕鬆獲得安全、低成本的食品。

這些因素以及將食品帶給消費者所需的速度,幾乎沒有爲可追溯性系統的技術投資留出空間。

食品有時會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從農場轉移到消費者的盤子裏,這會使追溯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和關鍵。

以早些時候與生菜相關的大腸桿菌爆發爲例。

疫情始於2018年10月,美國16個州都報告了病例,並持續到12月初。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以及各州的合作伙伴最終確定來自加利福尼亞北部和中部沿海種植區的生菜可能是此次疫情的源頭。

在確定了地理來源後,他們能夠通知消費者避免購買或消費這些地區種植的生菜。

最後,追溯調查顯示,該菌株來自聖巴巴拉縣一個農場的農業水庫。不幸的是,調查期間有62人感染,25人住院,沒有人死亡。

但是像這樣的食源性疾病爆發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食品監測是非常複雜,而且追溯調查還需經歷漫長的過程。

5G如何在這裏發揮作用?技術進步將有助於全行業採用像區塊鏈這樣的技術。

雖然區塊鏈不是可追溯性的靈丹妙藥,但它的廣泛採用將大大有助於確定食源性疾病爆發源的速度和準確性。

六、 食品可追溯性的未來

食物通常來源於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的環境。由於網絡限制,在這些環境中,對最新和最偉大技術的訪問常常受到限制。

除了更大的城市環境之外,5G網絡正在向農村地區推廣,從而消除了在整個供應鏈中實施物聯網設備等技術的歷史障礙。

由於食品生產商能夠使用更多互聯的物聯網設備,其自動化和驗證供應鏈數據(包括溫度、溼度、地理定位器,甚至分子檢測)的能力將大大提高。

這些附加的功能將爲食品安全增添了另一個層次的保證。也許最重要的是,它們將大大有助於追溯調查工作,有助於快速查明食源性疾病爆發的源頭。

5G將實現種植、收穫、食品生產設備甚至產品本身之間的動態交互。

它有可能改變大衆所知的食物系統。

5G本質上是實現新技術的支柱。憑藉其在整個供應鏈中實現更大、更自動化數據收集的潛力,5G將有助於開創食品系統的新時代——並建立在透明度、可持續性和安全性的基礎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