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辦是一種小尺寸、高精度雕塑作品。它以影視遊戲角色爲製作原型,有其獨到的藝術品和收藏品價值。手辦產業在美日等國得到很大發展,是動漫、影視周邊衍生產品的重要組成部,擁有可觀的市場和利潤。在我國,雖然電影、遊戲、動畫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作爲產業鏈重要一環的國產手辦製作和市場始終滯後於整個泛娛樂行業的發展,手辦製作團體纔剛剛興起,在質量和數量上均有所不足。但是另一方面,廣闊的市場行情和消費水平又始終在那裏,並且還在擴大,國產手辦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光明和令人期待的。

手辦是一種以動漫電影電視,遊戲角色爲原型製作的高精度,小尺寸雕塑作品。它是動漫、電影、遊戲的周邊衍生品,是虛擬電影遊戲角色形象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化。說它小是因爲它的尺寸大多在20CM—40CM,有玩偶,模型的特點。說它高精度是指它的製作非常精緻,上色十分細膩。通過使用精雕油泥或者美國土等材料,在尺度極其小的空間維度下製作出角色的五官,毛髮,衣紋等,強調質感模擬和細節的刻畫,並且通過特定的模型漆的噴塗在小尺度範圍內展現色彩的微妙變化,從而實現影視遊戲角色形象逼真再現。

手辦產業在日本和美國發展非常成熟,成爲相當大的一塊文化產業市場。在美國,好萊塢迪斯尼電影衍生品的收入佔影片收入的73%,遠高於影片本身。在其完整的動漫產業鏈條之中,琳琅滿目動漫衍生品在迪斯尼全球的專賣店和主體公園中持續銷售,使唐老鴨,蜘蛛俠,貓和老鼠等動漫角色形象長久的產生文化影響力與經濟上的效益。在日本,有關動漫的出版物一年約60億冊,其中漫畫和單行本約21億冊。全日本有430多家動漫製作會社和不計其數的動漫製作人,年上映動漫電影80餘部,動畫片4000餘集。87%的日本人喜歡動漫,84%的人擁有與動漫人物相關的衍生品。“海洋堂”、“秋葉原”成爲日本文化產業的兩張名片。前者是日本最大的手辦研發,製作,銷售公司,後者成爲國人去日本爭相旅遊的景點。

手辦的形象來源於電影,電視,遊戲中的場景和人物,是它們在消費者現實生活中記憶情感的延伸。它的所有形象都是這些虛擬角色的三維實體再現。因此,手辦的消費市場首先是通過影視情節、動漫角色、遊戲娛樂而培養起來,他們在這些前一個文化產業鏈條中形成穩定的消費羣體,有着對各種角色形象的穩定喜好情節,然後慢慢的將自己對這些角色形象的喜愛、回憶、情感置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購買它們的周邊衍生產品(特別是雕塑形式的手辦)在現實的工作生活中去保持那份喜好、記憶和感動。

在我國,電影、動畫、遊戲產業已經得到了蓬勃發展。自2002年《英雄》開啓了商業電影的市場以來,國產電影的票房收入在2011年突破了131億元,2015年達到了411億元。在年齡分佈上,觀影人羣主要分佈在20—39歲之間,以25—29歲人羣最高佔31.3%,30—34歲人羣佔26.8%,35—39歲的比例佔13.9%。有較強支付能力的人羣已經佔了觀影人羣比例的絕大多數。

在動畫電影市場,2014年全國共上映26部,票房總額達11億元。《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票房總額超過了2億元。2015年國內票房總額達44.6億元,《大聖歸來》斬獲9.5億的票房紀錄。2016年迪斯尼的《瘋狂動物城》在國內創下了15.3億的動畫電影最高票房紀錄。動畫電影市場的驚人號召力,預示出了它的下游周邊衍生品的廣闊出路。

在遊戲領域,2009年全國遊戲行業總產值超過700億元,營業收入在240億元人民幣之上。2014年行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形成以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爲核心的泛娛樂化,引領了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具有消費能力上班族也早已取代大學生成爲遊戲行業的主要羣體,支撐着行業的發展。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

文字:杜洪波

責編:賈雁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