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國指的是沒有任何海岸線,領土完全被周圍鄰國陸地所包圍的國家,又稱陸鎖國。由於沒有海岸線,內陸國在發展過程中也會有諸多限制。比如在經濟領域,內陸國必須藉助他國港口發展貿易,這不僅會導致運輸成本的上漲,也很可能遭到他國的約束和限制。

這裏的他國港口,一般都是鄰國港口,因爲如果使用第三國港口,也必須經過鄰國領土,還不如直接使用鄰國港口,所以現在世界上很多內陸國都是直接通過鄰國的港口出海。比如南美的內陸國玻利維亞,由於戰爭失敗,被鄰國智利剝奪了所有沿海國土,現在只能藉助另一鄰國祕魯的港口出海。

玻利維亞和祕魯關係不錯,19世紀南美太平洋戰爭時期,兩國屬於軍事同盟,結果二打一,也沒打過智利,戰爭失敗後,兩國都喪失了大片國土,不過祕魯還好,仍有大片國土沿海,而玻利維亞卻徹底淪爲了內陸國。

玻利維亞是一個資源出口型國家,20世紀以來,隨着經濟的發展,玻利維亞越發明白港口的重要性,所以一直試圖和智利談判,要回一部分沿海國土,購買和交換,都可以接受,但到現在也難以實現。所以現在的玻利維亞只能藉助祕魯港口出海。

其實攤上好鄰居,比如祕魯,借用港口也無妨,但如果攤上惡鄰,那就麻煩了。玻利維亞共有五個鄰居,分別是祕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其中巴西瀕臨大西洋,在20世紀前半葉,玻利維亞也曾使用巴西的港口出海。

巴西是南美版圖最大的國家,也是實力最強的國家。從獨立開始,便積極地推行對外擴張政策,現在巴西遼闊的版圖,其實也有一部分原本是南美弱國的領土。比如巴拉圭、哥倫比亞,都曾被巴西佔據領土。但巴西侵佔的最大一塊土地,原本屬於玻利維亞。

這塊土地就是現在巴西的阿克里州,總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69萬。阿克里州是巴西最年輕的一個州,在1903年之前,這塊土地還屬於玻利維亞。當時阿克里地區雨水充盈,土地肥沃,是玻利維亞最富饒的土地之一,以盛產木材和橡膠得名。

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巴西人前往阿克里定居生活。到了19世紀末,阿克里的巴西人越來越多,而且隨着歐美經濟的發展,對橡膠和木材的需求越來越大,阿克里的價值便水漲船高,巴西因此生出了覬覦阿克里的野心。

爲了爭奪阿克里,巴西一面支持當地的巴西移民對抗玻利維亞,一面以不讓玻利維亞使用巴西港口出海相威脅。玻利維亞戰鬥力低下,面對被巴西武裝的移民,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幾場戰鬥之後,玻利維亞軍便被巴西移民趕出了阿克里範圍內。但阿克里在法理上仍然屬於玻利維亞,玻利維亞不鬆口,巴西也不可能合法地得到阿克里。

所以爲了合法地將阿克里納入版圖,巴西使用了另一個殺手鐧,不讓玻利維亞出海。玻利維亞於1883年失去出海口,最早是通過巴西出海。這是因爲巴西瀕臨大西洋,而當時玻利維亞的出口主要依賴歐美國家,也就是北大西洋沿岸地區。而且當時巴拿馬運河並未開通,鐵路運輸也不發達,所以藉助亞馬遜河從巴西出海,是玻利維亞最佳的選擇。

如果不能出海,玻利維亞的各種資源將無法出口,這對玻利維亞將是最沉重的打擊。所以面對巴西不給土地就不能出海的要挾,玻利維亞只能被迫接受巴西的要求。但失去阿克里,玻利維亞將無法通過亞馬遜河運輸貨物,爲此巴西許諾修建一條鐵路,接通玻利維亞和巴西朗多尼亞州首府,位於亞馬遜河最長支流瑪代拉河東岸的韋柳港,爲玻利維亞商品繼續通過亞馬遜河運往大西洋解除了後顧之憂。

此外,巴西爲了展現自己不是侵略,還拿出了大約三千平方公里土地和玻利維亞交換。所以1903年玻利維亞簽署的協議不是割地協議,而是換地協議,只不過交換的面積過於懸殊。至此,巴西正式將阿克里納入了版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