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電視熒幕上開始播出一部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新劇。在那樣一個電視機還沒有完全走進千家萬戶的年代裏,這部僅有15集的人物傳記類電視劇,引發了將近三億的收視率。

無數的觀衆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着這位傳奇女子的閃光一生。其中有普通的百姓,有她的追捧者,還有她的親人摯友。我國著名的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熒幕前泣不成聲,幾欲昏厥。

嚴鳳英電視劇劇照

當這部以主角名命名的電視劇《嚴鳳英》被送上廣電的評審席參與評獎時,評獎委員會中有人聲淚俱下:“此劇不得飛天獎,天不忍、地不忍、也對不起光彩奪目的嚴鳳英!”當日,全體評委一致通過,推舉《嚴鳳英》爲“飛天獎”一等獎。

讓人爲之觸動的,不只是這部電視劇本身,更是劇中那位藝德與人品雙馨的女子輝煌而短暫、令人扼腕的一生。

01一/雛燕凌空 仙女臨凡

嚴鳳英,是《天仙配》中七仙女形象的塑造者,對於黃梅戲的締造發展有着毋庸置疑的貢獻。然而這位藝術大師的學藝之路,是異於常人的坎坷曲折。

嚴鳳英生在安徽桐城縣的一個小村子裏,未及五歲,父母就因爲感情不和離異。家庭的破裂衝擊着她幼小的心,從那時起,她便同時失去了父母雙親的關愛,住進了祖父母家中。

好在兩位老人對她十分疼愛,嚴鳳英生活無憂,從小就愛學唱安慶的民歌。待到抗日戰爭爆發,在外謀生的父親返回故鄉羅家嶺閒居,在無聊之時教小鳳英唱京劇。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唱唸做打”,戲劇藝術的大門也由此爲她敞開。

然而只是父親閒暇時的教導,顯然不足以成就這位名噪一時的戲劇藝術家。在嚴鳳英十二歲時,有一位名叫嚴雲高的中年人將黃梅戲帶回了這個小地方,也將嚴鳳英和黃梅戲的緣分帶進了這個小山村。嚴鳳英偷偷地拜師學藝,正式開始打下黃梅戲的基礎。

嚴鳳英對黃梅戲的喜愛一天天被開掘,可是她學戲時越來越小心翼翼。按照族規,女孩兒是不可以登臺唱戲、拋頭露面的。如果違反,她面臨的將是溺斃的嚴懲。

可一生熱愛難以磨滅,嚴鳳英還是毅然隨着師父走出了山村,在練潭第一次登臺演出。她扮演《二龍山》中一個不起眼的丫鬟角色,這個角色甚至無足輕重到不需要姓名。可是那畢竟是嚴鳳英的第一次登臺,儘管她並不起眼,可是足以讓她下定決心:我永遠不會放棄登臺演出黃梅戲!

從桐城到懷寧,到樅陽,再到省會安慶,嚴鳳英爲了夢想離開了家庭,在祖父的掩護下跟着戲班四處漂泊,前往南京,追逐更廣闊的舞臺。

她避走的途中經過秋浦,在岸邊停駐了三個月,走的時候,她已經用美妙的歌喉與舞姿收穫了觀衆的青睞,用品行與笑容得到了老鄉的喜愛。甚至當地有人家成親,主家還親熱地邀請“小嚴”一起來喫酒、鬧新房。

不論是臺上還是臺下,嚴鳳英都極有觀衆緣。她平時模仿老前輩的表演細節,再將之應用在自己的演出中。

點滴積累之下,她的表演越來越細膩,感情越來越豐沛。有前輩指出她的腿功不好,她當即拜這位前輩爲師,勤學苦練,直到在舞臺上的造型日臻完美。慧眼識珠的觀衆贊她:“嚴鳳英的‘小做’很好。”

在抗戰的特殊背景下,嚴鳳英縱使想一心追求藝術,也要先保全自己。1948年,她流落到上海,未滿一年,又漂泊至南京。顛沛流離的途中,她結識了京昆世家的公子甘律之,開始學習崑曲的表演技巧,還學唱過崑曲的著名劇目《遊園驚夢》。

有了學習京劇與崑曲的經驗匯入,嚴鳳英的黃梅戲功底更加深厚,在臺上塑造的形象真實而動人。新中國成立之後,文藝界的發展形勢穩定,嚴鳳英積蓄已久的藝術熱情終於有了噴薄之地。文藝界的專家嘆道:“你們安徽在上海放了一顆明星!”

這顆明星無論在哪裏都會爍爍放光。1954年,華東區舉辦戲曲匯演,嚴鳳英憑藉獨具個人風格的形象馮素珍一舉成名,黃梅戲也從此成爲安徽省一個鮮爲人知的地方戲,一躍成爲了舉國皆知的著名劇種。導演石揮看過一次嚴鳳英演出的《天仙配》之後,當即拍板:一定要將它拍成戲曲電影,就請嚴鳳英來演!

02二/南北雙鳳 佳人相惜

1955年,戲劇電影《天仙配》在廬山完成了拍攝。第二年,這部象徵着當代黃梅戲最高水平的作品就登上了新中國的大銀幕。和《天仙配》一起上映的,正是新鳳霞主演的評劇電影《劉巧兒》。

同是曲藝界的大師,嚴鳳英與新鳳霞年齡相仿,名字裏又同帶一個“鳳”字,戲迷們將她們二人並稱爲“南北雙鳳”。戲劇電影的播出讓她們在相見之前就已經互生好感。1958年,兩位佳人第一次會晤,嚴鳳英就親熱地抱住了新鳳霞,毫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欣賞之情:“我的巧兒妹妹,我終於見到你了!”

新鳳霞

人生初相見,卻似故人歸。兩個人同是戲劇演員,又彼此欽佩,見面時總有說不完的話,甚至要搶話說。

一個輾轉半生、賣藝遭欺,一個幼年被賣、捱打遭罪,互訴身世之後,嚴鳳英與新鳳霞不由得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互爲知己的同時,新鳳霞也爲嚴鳳英擔心着。此前,新鳳霞與丈夫都被打成了右派,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時不時就要接受調查。

旁人尚且避之不及,可嚴鳳英不但不疏遠她,還時常帶上故鄉的特產去看望她,所以新鳳霞一家上下都很喜歡嚴鳳英。嚴鳳英到北京演出時,更是毫不避諱地住進了新鳳霞家裏。

新鳳霞妝容

新鳳霞爲好姐妹的前途憂慮,勸她不要因爲自己受到牽連,可嚴鳳英卻挺直了腰:“我們行得正坐得端,有什麼好怕的?不要怕!”

比起新鳳霞,嚴鳳英的性格更加直爽。兩人相伴出門,常常被戲迷認出來,圍着她們要簽名。性格內斂的新鳳霞起初還有些抗拒,可在嚴鳳英的勸說下,她也逐漸覺得親近觀衆是一件好事。

兩人就這樣相互影響着,尤其是在戲曲方面。她們探討着評劇與黃梅戲之間的共通之處,今日我爲你唱一段評劇,明日我教你學唱一段黃梅戲。有時說到興頭上,嚴鳳英直接拉着新鳳霞在院中使起身段,把土地當舞臺。

那日嚴鳳英走起圓場,教新鳳霞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新鳳霞卻噗嗤一笑:“咱倆不也是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嗎?”兩位戲曲大師就像兩位手帕交的少女一樣,在院裏笑得直不起腰來。

03三/三結連理 良緣難覓

和新鳳霞成雙成對自然只是好友之間的笑語,嚴鳳英的良配另有其人。

1946年,因着一次跳交誼舞的緣分,嚴鳳英認識了南京大學的教授王兆乾。他是《黃梅戲音樂》的作者,很早就開始蒐集民間音樂和黃梅調,和嚴鳳英在興趣上一拍即合。

兩個人的結合不僅是情誼上的融合,更是藝術上的相輔相成,於是很快就完婚了。

兩人結婚時,嚴鳳英不過二十歲的年紀。雖然她的人生經歷比起同齡的女性更加豐富,可骨子裏的衝動還是讓她喫了苦頭。

王兆乾是富家子弟,自己又是才子高知,對妻子有強烈的掌控欲,對妻子和她異性同行的交往一直心有不滿。1953年夏天,這種不滿爆發了。

當嚴鳳英向王兆乾介紹自己的男性朋友甘律之的時候,甘律之大方地伸出了手,可王兆乾不但沒有與他握手,還對他不屑一顧。

回去之後,王兆乾對嚴鳳英施以家暴,兩個人因此分手。可是那時嚴鳳英腹中已經有了孩子,十個月後一朝分娩,她託人帶信給王兆乾,但是這個薄情的男人卻沒有理睬。

嚴鳳英的第一段婚姻短暫而悲劇,結束之時,她徒留一顆受傷的心和一個啼哭的嬰孩。她給孩子取名“小亞”,仍然按照傳統給他冠上了前夫的姓氏。

1954年,嚴鳳英和甘律之結婚了。這個曾經成爲王兆乾的爆發導火索的人是南京甘家的三少爺,而嚴鳳英曾在甘家居住學習曲藝,兩人因此相識。

甘律之和嚴鳳英

甘律之上臺能唱小生、老生,拿起京胡也是信手拈來。兩人在臺上合作過一次《梅龍鎮》,甘律之從此對嚴鳳英生出好感,在嚴鳳英最困難的時候爲她置辦好行頭,支持她重返黃梅戲舞臺。嚴鳳英也感念甘律之和整個甘家對她的恩情,在她功成名就之後特意到甘家登門拜訪。

嚴鳳英是名動天下的戲曲藝術家,甘律之是老牌世家的票友少爺,看似登對。可自從兩人成婚之後,甘家的情況就每況愈下。在嚴鳳英憑藉《天仙配》聲名鵲起之時,甘律之在合肥的生意卻十分不如意。一個朝上走,一個落平川,兩個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導致了這段婚姻關係的破裂。

比起嚴鳳英的第一段婚姻,這一番可稱得上是好聚好散。甘律之在回憶起嚴鳳英時,和友人嘆道“我們夫妻感情一直很好”;而嚴鳳英在離婚之後,多次和旁人說起甘律之是一個踏實厚道、體貼耐心的好人。

嚴鳳英和她的小亞哥哥

兩段草草收場的婚姻之後,嚴鳳英終於等來了她的真命天子。不知道是不是命中註定,嚴鳳英給自己的兒子起名“王小亞”,她的第三任丈夫則名叫“王冠亞”。

兩人因爲對藝術的追求相互吸引,結婚的時候,嚴鳳英已經36歲了。可是鄰居們說,經常能看到嚴鳳英如同少女一般,在三樓的窗戶上托腮凝望。如果別人問起,她就會帶着笑答道:“我在等我的小亞哥哥回家喫飯。”

兩個人無比恩愛,令人羨煞。嚴鳳英和新鳳霞時常提起自己的丈夫,臉上總是滿意又甜蜜的神情。王冠亞是個無可挑剔的模範丈夫,尊重她的意見,將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嚴鳳英一臉幸福地和新鳳霞提起這段婚姻:“這纔是真正的好日子啊。”

可惜這樣的日子,很快走到了盡頭。

04四/一代宗師 一抔黃土

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曲藝界發生了一件接一件的壞事。

1966年9月11日,京劇名旦言慧珠上吊自殺;1967年12月17日,評劇皇后小白玉霜服藥自殺;1968年4月8日,黃梅戲宗師嚴鳳英不堪受辱,也在一個夜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昨日還活生生的人,今日就變成了一具冰涼的屍體。可造反派還不肯放過嚴鳳英,在她死後爲她安上了“特務”的罪名,強行將她開膛破肚,理由可笑得讓人失語:嚴鳳英的肚子裏一定有特務用的電臺!

醫生將嚴鳳英的遺體割開喉管,一根一根地砍斷她的肋骨,挖出內臟剖開。最後除了胃中殘餘的過量安眠藥,一無所獲。這位藝術造詣極高的大師,臨終卻連一具全屍都沒能留下。

接到消息的新鳳霞痛哭失聲,她絕不相信嚴鳳英是這樣的人。生命的逝去再無法挽回了,就連兩人唯一的一張合影,也在抄家時被毀壞,新鳳霞失去了對摯友最後的一點念想。

嚴鳳英離開人世十年之後,還揹負着何患無辭的虛假罪名,直到1978年5月纔得到平反。她的丈夫王冠亞終生未娶,用盡所有的精力給嚴鳳英著書立傳,爲電視劇《嚴鳳英》編寫劇本。而後世的人們,也只有憑藉王冠亞的文字,才能窺見幾分這位戲曲泰斗的風采。

2013年4月16日,王冠亞在合肥逝世。嚴鳳英的芳魂,在空守了四十餘年之後,終於再一次等來了她的小亞哥哥。

文|聞汐

相關文章